“东瓯名镇”绘新卷 | ||||
|
||||
古朴的牌楼石门、石桥、戏台……城市文脉与记忆被一一唤醒,国庆当天,重新修复的温州市鹿城区公园路掀开红盖头,瞬间刷爆了温州市民朋友圈,与先行完成改造的五马街、蝉街连为一体后,新五马历史文化街区国庆期间日均人流量达22.4万人次。 眼下,“温州小外滩”“魅力斗城”“夜画塘河”“活力绿轴”……一个个网红打卡点遍布鹿城主要区域。 出门即是景,成为鹿城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小康、从资源小区到经济强区、从东瓯名镇到现代都市区,尤其近年来,鹿城坚定扛起温州大都市区核心区的使命担当,全力提升首位度、打造增长极、争当排头兵,经济发展跑出了加速度,各项事业呈现出新气象,城市综合能级和竞争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鹿城之变,翻天覆地,脱胎换骨。 【裂 变】 奋战奋进 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10月29日上午,随着深交所开市宝钟敲响,浙江中胤时尚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正式在创业板上市。创立于2011年的中胤时尚,位于鹿城区丰门街道中国鞋都三期,是一家时尚设计企业,主营鞋履设计。 当下,推动企业对接资本市场,争夺上市资源,成为鹿城正在攻坚的课题。“以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促使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全区经济实现跨越升级,为全市经济转型升级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鹿城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鹿城主动适应新常态,坚决走高质量发展之路,2016年到2019年GDP年均增长7.1%,以只占全市2.5%的区域面积,为全市贡献了24.3%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4%的财政税收和17.4%的地区生产总值,经济综合实力连续七年稳居“全国百强区”前50。 今年,面对疫情冲击和严峻复杂的外部形势,鹿城全面落实“六稳”“六保”,奋力夺取“两战两赢”,前三季度GDP增长2.1%、增速连续六个季度高于全市,总量907亿元、跃居温州第一,经济高质量回升态势良好。 【蝶 变】 大破大立 城市面貌翻天覆地 不久前,总投资117.1亿元的5个重大项目在鹿城滨江、蒲鞋市、仰义等地集中开工,再次发出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动员令”。 建成区面积从1985年的11.3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66.8平方公里、扩大4.9倍,城市天际线从1985年的53米刷新到333米、拔高了280米,“六横六纵”主干道相继建成,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品质日益提升…… 走进鹿城,一座座新地标拔地而起,一幅城市精彩蝶变的壮丽画卷在加速展开。 特别是近年来,鹿城以破竹之势推进“大拆大整”,累计改造旧村32个、旧市场11个、旧厂区9个,腾出土地空间1.3万亩,相当于建成区面积的1/8,主城区彻底告别了城中村历史。鹿城联动实施“大建大美”“精建精美”,累计开工项目336个、建成206个、完成投资573.6亿元,“温州小外滩”“魅力斗城”“夜画塘河”“活力绿轴”等成为温州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区域。 鹿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去年给全省外贸整体贡献了1.3%的增长 【蜕 变】 连通世界 改革开放亮点纷呈 10月27日,温州海关发布前三季度外贸出口情况,温州出口1384.7亿元人民币,增长14.4%,贸易新业态再次成为增势强劲动力。1月至9月,鹿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286.1亿元,增长65.9%,拉动出口增长9.4个百分点。 作为一项国家级试点,鹿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去年实现试点出口39.18亿美元,为全省出口增长贡献1.3个百分点,为全市贡献21.3个百分点;今年已提前三个月超过去年总量,预计全年出口将突破50亿美元。 翻开鹿城的过往,全国第一张个体户营业执照、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信用社、第一家无区域民营财团等多个“全国第一”,无不诠释着这片发展热土的“进取心”。近年来,鹿城更是高举改革开放大旗,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龙头,打造了“城市经济地图”“最小颗粒度”“民生项目人大票决制”等改革样本,并先后获批5项国家级和27项省级改革试点。 【嬗 变】 广纳贤才 创新热潮不断翻涌 随着院士和见证嘉宾共同亮相大屏幕,10月22日,位于鹿城七都岛的“瓯越院士之家”大门正式开启。鹿城(七都)金融科技文化中心也由此注入新的内涵——“瓯越院士之家”的首批10位院士正式“入家”。 “瓯越院士之家”聚焦温州本地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促进高端人才资源与产业要素、科技金融要素等高效融合,通过为院士等广大人才提供优质服务的平台和基地,大力助推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鹿城坚持走好科技创新“华山一条路”,每年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60家以上,市级以上众创空间27个,R&D活动企业占企业总数比重、研发机构设置率等关键指标排名均进入全省前十,“世界青年科学家学术中心”“浙南美谷”“四川大学温州鞋革产业研究院”等高能级科创项目相继落地,人才“净流入”率稳居温州第一。 【质 变】 共享发展 人民生活蒸蒸日上 针对西部学校、幼儿园规划布局不够合理、办学条件相对落后等问题,11月3日,在温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小康中国·温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鹿城专场发布会上,鹿城区委相关负责人透露,“十四五”期间,鹿城将安排专项资金25亿元,用于推进西部教育基础设施大建设、大改造、大提升。其中,新建13所学校和15所幼儿园,改造提升10所学校、幼儿园;改扩建鹿城区职业技术学校。鹿城西部将新增学额1.85万个,进一步改善提升办学条件。 推进教育均衡化,是鹿城近年来力抓的一项民生工程。 “十三五”以来,鹿城每年至少安排2/3的财政资金用于民生支出,民生工程占重大建设项目比重达85%,教育、交通、养老等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省级社会事业各类强区已经全部创成,公共服务水平持续领跑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6.7%、较2015年上升了9.9个百分点,去年获评首批“中国幸福就业强区”,今年又成功入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候选名单,百姓生活更加丰足、更加红火、更加幸福。 延伸阅读 城市名片:鹿城区 鹿城区位于黄金海岸线中部,地处“长三角”和“海西区”两大经济区的交汇点,从东晋建城至今,已有1700年历史,历来有“东瓯名镇”的美称,是温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国民营经济先发地区和“温州模式”重要发祥地。 “安居鹿城” 近年来建成的高品质安置房 “健康鹿城” 拥有齐全的医疗资源 “不夜鹿城”具有代表性的五马街 “瓯江夜游”已经成为鹿城的名片之一 “月光经济”繁华的鹿城区公园路
扫一扫看“大美鹿城” 戚祥浩 洪佳慧 黄宇慧/文 图片由鹿城区委宣传部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