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温州 > 社会信息
温州多措并举提升就医体验
发布日期: 2020- 12- 11 10: 53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商报 字体:[ ]

配方中药师推着携带平板电脑的专用推车取药。

5G技术的支持下,患者上了救护车,就如同进了医院急诊室。(蒋文广 摄)

挂了市中心医院医生的门诊,不用跑到温州,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院通过远程门诊就能享受医生面对面诊疗……刚刚上线开通的5G云诊疗平台让温州深化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提档升级。

12月9日,市卫健委举行的2020年度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市民体验活动,两代表一委员、特邀监督员、农工党等近30人走进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服务单位,感受医改加速度,共享健康新温州。

5G智慧救护车为生命救治赢得时间

众所周知,很多疾病的抢救时间十分有限,如抢救急性心梗病人的最佳时间是4分钟。超过8分钟,病人的心脏将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伤。如再拖延,会导致大面积心肌坏死,甚至猝死。

在市急救中心,一辆已上线的5G应急救援系统的急救车打破常规,大大缩短抢救响应时间,为病人争取更大生机。

“通过AI扫脸,患者不需要再出示身份证、就诊卡或市民卡,急救医生就可获取患者的身份信息和既往病史,如过敏史、手术史等,为急救施救提供更好依据。”市急救中心主任甘桦介绍,调取患者的既往病史信息后,急救医生通过手持终端(pad)与各大医院进行数据实时互联互通,将生命体征数据实时同步传输到医院进行双向交流沟通,必要时还能开启远程医疗音视频会诊,实现“病人未到、信息先到”,最大限度为生命救治赢得时间。

记者发现,在5G技术的支持下,患者上了救护车,就如同进了医院急诊室。在救护车上,就可以给病人做检查,检查的图像和数据能实时传到医院,院内医生可实时为患者做初诊。当急救车抵达医院时,患者不用重复检查,就能根据实时的初诊结果分流到相应科室进行治疗。对疑似卒中、胸痛等患者,急救医生通过填写卒中、胸痛等评分表,为院内医生提供诊断数据,快速制定抢救方案,及时做相应准备,实现五大中心无缝衔接。

此外通过系统,急救医生能获取各大医院院内床位信息,及时判断合适的送治医院,避免因送往医院急诊患者过多,需要再次转院或排队等待而延误患者救治。

甘桦介绍,5G+智慧医疗打通院前院内间信息系统,实现院前院内数据的双向实时共享,保证院前急救服务更快速更高效。接下来还将在建立微信、支付宝支付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刷脸”识别,与医保平台对接,完成医保实时结算,向医院发送代收费电子结算清单,使用“医后付”结算方式,实现多渠道统一支付结算模式。

智慧中药房提升市民就医体验感

在很多市民的印象中,中药房里的中药师都拿着小秤盘,抓药、称秤、分帖,其实现代化的“智慧药房”早已经不是传统的模样。

走进市中医院中药房,中药师人手一台平板电脑,处方通过信息通道,显示在平板电脑上,配方中药师推着携带平板电脑的专用推车取药。

一张处方完成取药后,复核中药师坐在放置平板电脑的定制工作台前进行分帖复核工作。

看到显示的预计取药时间,患者陈女士很是惊讶,她怎么也没想到,以前高峰期等取中药常要一两个小时,如今20多分钟就可取药。

不光是市民,对于市中医院中药房来说,每天2000张左右处方,一直以来中药等候时间长是一大“痛点”。中药师们即便加班加点,也配不完当天的中药。而且配药人员每天等待打印纸质处方浪费不少时间,4台打印机同时运作,超负荷工作,机器常罢工。

专门定制携带平板电脑的取药推车、配药分两组人员流水线工作、让药品供货商把7包独立中药小包装扎一个橡皮圈、药房800多种中药合理摆放……如今整个配药的流程更加顺畅,真正实现了无缝对接。

市中医院信息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此举不仅真正做到了处方调配的双人全复核,处方调配几乎零差错,也让整个调配过程因为智能手段实现了处方的高效、合理分配。工作无缝对接,同时也降低了中药师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中药房的工作效率,更减少了患者取药的等待时间,提升了患者的就诊体验。

一站联办让出生手续办理更方便

为了进一步加快推进公共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由市卫健委牵头,召集公安、医保、社保等9部门推出的“出生一件事”联办中心则探索出了“温州特色”。

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第一个孩子出生时,出生证明、上户口、办理预防接种证等一系列证件的办理,要到妇保、派出所等地方来回跑;现在出生“一件事”联办中心,除了出生医学证明外,还可以一站式办理预防接种证、新生儿落户、参保登记缴费、市民卡制作、产妇生育保险待遇申领服务。

市健康妇幼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出生一件事”联办平台去年8月份推出,率全省之先实现了全市所有县级以上助产机构和县级行政服务中心跨县域、跨部门“出生一件事”办理。目前,我市总计有42家医疗机构、11家县级行政服务中心可办理“出生一件事”。

今年1至11月份,共有19775人办理了“出生一件事”。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推动“出生一件事”全程掌上办、网上办,实现“一次都不用跑”。近期,我市还在筹备将“出生一件事”联办平台转移到省级“出生一件事”平台,借助“浙里办”APP,依托人脸识别、快递联动等功能,实现全程掌上办。届时,产妇在病房不用下床,动动手指就能办理。

5G云诊疗平台上线市民可远程看病

“医生,我这段时间睡眠不太好、血压也不太稳定……”昨天,远在苍南县马站中心卫生院的患者白老伯,通过视频接受市中心医院心血管门诊医生看病。这是借力中国移动的5G黑科技开展的远程门诊项目。

“依托5G技术开通远程门诊,能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真正辐射到基层和偏远地区。”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刚刚上线开通的5G云诊疗平台依托温州本地三甲医院和各自医院优势科室,通过云诊间的新模式开展混合门诊、远程会诊等全流程、全时效、全领域诊疗服务,将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提升市民就医体验感。

目前温医大附二院、市中心医院、市七医、苍南县人民医院等10家单位已接入5G云诊疗系统并进行试运行。

截止到11月底,我市5G云诊疗平台已覆盖省市县级10家医院及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2家,累计预约量达7382例。在预约人数中,中老年占比近50%;在预约的科室中,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位居前列。

据悉,目前5G云诊疗平台一期率先开通远程门诊、远程会诊两大功能,接下来还将开通双向转诊、远程影像、远程操控等功能,此外接下来还将接入上海、北京专家资源,增加C端应用提供家庭就诊服务。

温州医疗卫生服务领域“跑改”交出亮眼成绩单

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5G智慧云诊疗平台、养老服务体系、安宁疗护试点、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等6项列入市委深改委100项重点改革项目,推进医疗卫生服务领域“跑改”“看病少排队”等10项改善医疗服务项目全面落地,“刷脸进医院”等新10项改革新举措深入实施,“智慧食堂管理”等就医体验大提升行动向院前院后延伸拓展,上线“跑改”网络平台…… 记者了解到,今年温州深化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提档升级,交出漂亮成绩单。今年8月,在全省医疗卫生服务领域“跑改”第一次红白榜上,温州综合排名列全省第1名。

在为期半天的医疗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体验活动中,代表们纷纷点赞温州“跑改”。

市人大代表孙国勇表示,近年来,温州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真正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格局,解决了一些群众看病中的关键小事。

特约监督员、鹿城区政协常委褚坚则点赞道,医疗系统用“加速度”换百姓“满意度”,实现患者看病就医“少跑路、就近跑”,让老百姓真正享受更加优质便利的医疗服务。(记者 李杨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