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温州 > 图片信息
510吨格尔木防疫物资驰援温州
发布日期: 2020- 02- 20 10: 39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晚报 字体:[ ]

从青海格尔木出发,横穿大半个中国,跨越3600公里,吴重龙一行到达此行的目的地:温州。

这次,他们带着格尔木人民满满的爱心而来。500吨消毒液、10吨土特产,由吴重龙带队的特警队员和交通局工作人员一路护送,从青海向着温州防疫一线“快马加鞭”。

2月17日上午,经过6天5夜的疾驰,他们终于顺利抵达温州。这一路,他们都经历了什么?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一刻不想耽搁,只盼早日抵温

青海格尔木是温州有着10年对口支援情谊的兄弟城市。听闻温州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格尔木市主动提出支援,不到一天时间,500吨次氯酸钠消毒液,价值35万元重达10吨的农副产品,包括枸杞、蜂蜜、藜麦等土特产全部筹集完毕。

2月12日上午,17辆槽罐车、1辆厢式货车,在高原上集结出发。“我们使命必达,一定第一时间把物资送到温州。”吴重龙说。吴重龙是格尔木市特警支队一大队的队长,这次他和另一名大队长妥秀才以及两名队员许显富、瓦贵福一起承担护送任务。加上3名格尔木市交通局的工作人员陈勇、张维林、黑占贵和36名货车司机,一行43个人踏上前往温州的路。

从西北高原出发,车队一路要经过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江苏六个省份。低温天气,给这趟行程增加了难度。“有些地方下大雪路面结冰了,我们只能停下休整,遇上大雾,我们就打双闪灯,降低车速慢慢开,保证安全和时间。”吴重龙说。

他们每天早上7点出发,晚上12点停车休息,一路上不下高速不接触疫区,全部的生活起居都在路上。

一路风霜雨雪,坐着睡了5天

吃饭、睡觉、休息……赶路赶得急,偏偏还遇上天公不作美。近日,寒潮来袭,各地气温骤降。下雪天对“赶路人”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难关。车队在行经河南和安徽时,两地已经下起了雪,气温降至零下。

“经过安徽蚌埠的时候,雪太大了,晚上睡觉被冻醒好几次。”吴重龙说。太冷,睡不着是他们这几晚的常态。当时任务来得匆忙,他们根本来不及回家拿换洗衣物,直接穿上特警服,带个睡袋就出发了,连毛衣被子都没拿上。

到了夜里,要在车上睡觉,他们还不能开太久的暖气,要保证车内空气流通,防止一氧化碳中毒。“都是睡觉的时候打开,隔一个小时后关掉,被冻醒了再打开,然后再关掉。”吴重龙说。

比起冷,更考验这几个人高马大的北方汉子的是,他们4个人要窝在6人座的车上睡,每个人都缩成一团,挤在后备厢和座位上。他们当中,有个95年出生的特警许显富,为了给大家多腾点位置,硬是坐着睡了5个晚上。“我年轻嘛,身体好。”许显富说。

计划里有“失策”,意料中有“感动”

在出发前,吴重龙他们特意准备了四箱桶装方便面、四箱矿泉水,一些防护用具、警用装备和一大桶消毒液。

行程中,如果饿了,就吃泡面。“路上也只准备了泡面,在车上坐久了真的没什么胃口,能把物资及时平安地送到你们手里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是小事。”吴重龙笑笑。

尽管来之前做了详尽的安排,但路上还是出了一点“小意外”。

这趟车队中,有14辆槽罐车需要加天然气,而且每五六百公里就要加一次。然而,越往南边走,高速上加天然气的站点越少,加上疫情影响,很多站点都关闭了。吴重龙只能根据当地交通局给的路线图,往沿途服务区一个个打电话进行咨询。所幸,大家得知他们是支援车队后,都主动帮忙联系站点,最终保障了车队的顺利通行。

爱心不仅在路上汇聚,也在另一边的东海之滨涌动,为了迎接格尔木兄弟的到来,温州市民早早便忙活开了。大家自发组织准备礼物,有人买了鸭舌、鱼饼、对虾干等温州当地特产,有人买了花束,还有人细心地准备了热水袋和剃须刀,送给格尔木兄弟。

“温州人民也太好了,等疫情过去,我一定好好来温州玩一趟。”得知温州人民准备了回礼,吴重龙感动地说。

经过简单的休息调整,吴重龙一行马上又要踏上返程之路,祝他们一路平安!

记者 薛样洋/文 张啸龙/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