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温州 > 社会信息
请你为温州早茶“加加温”
发布日期: 2020- 03- 16 08: 15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日报 字体:[ ]

每年开春,浙江的茶市总是由温州喊出第一声。但今年,我市各地郁郁葱葱的茶山上来客寥寥。

近日,温州市农业农村局、温州市茶文化研究会、温州市茶叶产业协会等共同发出倡议书,邀请市民喝一杯本地新茶,拥抱春天。

“清明前的早春茶原本是温州茶市最火热的一波行情,今年遭遇疫情,虽然现在复工复产了,但行情却还没重新热起来。”温州市茶叶产业协会会长周拥军说。温州茶叶种植已有1600多年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充分利用温州特早生茶树良种和气候温暖两大资源优势,形成以永嘉乌牛早、平阳特早、瑞安清明早、瓯海黄叶早、乐清智仁早等为代表的温州早生茶树良种,成为区域性的早茶产区。

每年的立春至惊蛰,是温州特早生茶的黄金生产季。市特产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孙淑娟介绍,像永嘉“乌牛早”(嘉茗1号)这样的特早品种,每年春节前后就开始采摘,上市时间相比杭州的西湖龙井等重点茶区早一个月左右,也正因为温州早茶巧打时间差,给茶农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位于我市白鹿洲公园内的子久茶苑,主打产品是正宗的平阳黄汤茶。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本月初就启动了营业,然而这几天来购茶的客人很少。“喝茶往往意味着聚会,这场疫情让市民的各类聚会都少了,对我们的茶叶销售影响就很大。”周拥军说,对于温州的茶叶企业来说,因为多数只做一季春茶,季节性很强,影响会更大。

位于乐清的能仁茶社,去年这个时间,每周都有5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前来购茶。“今年来购茶的客商几乎为零。”茶社负责人林义春说,虽然没有客商,但每天的茶园里,茶农们依然早早上山,采摘新茶嫩叶,制作成干茶,暂时存放在冷库。对企业来说,茶叶销售不出去,资金压力就会很大。

“温州许多茶叶企业都是茶农慢慢做起来的小企业。”周拥军表示,多数本地茶叶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不强,而且不少茶叶企业的产业链条长,不仅要管理好一产茶园,还要做精二产的茶叶加工,甚至也有些企业已步入三产,经营茶楼、茶馆等,资金压力在一级级地加大。

温州市农业农村局列出了我市获得SC认证的69家茶叶企业(合作社)名单,希望购茶的市民可以与这些企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联系,购买新茶。(记者 沙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