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GDP突破六千亿元大关 | ||||
|
||||
2018年,温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006.2亿元,首次突破六千亿元大关,经济总量居全省第三位,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8%,经济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1.2和0.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三位,连续15个季度稳定运行在7.5%—8.5%的增长区间。 一、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实体经济支撑作用增强。一是工业产销提速。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921.2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461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996.2亿元,占比重51.9%,同比增长8.4%。工业销售产值增长8.5%,其中,内销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分别增长8.8%和6.3%。二是服务业较快增长。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484.9亿元,同比增长8.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9.3%。现代服务业较快增长,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7.9%;互联网和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44.9%、25.1%和21.9%。三是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1%。其中,种植业、林业、牧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3%、7.9%、2.8%和6.9%。 二、发展质量效益提升,民生福祉逐步改善。一是经济效益持续向好。2018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2.5和514.8亿元,分别同口径增长10.8%和10.6%,比上年提高3.3和3.4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利润总额237.1亿元,同比增长7.8%。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62.5亿元,增长6.8%。二是财政民生支出较快增长。2018年,全市公共财政用于民生支出670.5亿元,同比增长12.4%,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高达76.7%。三是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920元,同比增长8.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097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78元,增长9.2%。 三、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发展基础得到稳固。一是金融风险化解取得明显成效。2018年末全市不良贷款余额129.89亿元,比年初减少36.64亿元。不良率1.29%,比年初下降0.63个百分点。二是低收入农户稳步增收。2018年,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9668.3元,增长15.2%,增速高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个百分点。三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市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4.5%,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3%,降幅比上年扩大2.2个百分点。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指标较上年均明显下降。 四、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市场价格符合预期。一是城镇登记失业率较低。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7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8万人,年末实际登记失业人员3.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同比下降0.03%,创下历史新低。二是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3%,处于温和上涨区间,低于3%的预期目标。 五、新发展动能持续提升,市场活力不断增强。2018年,全面启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创新平台、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谋大招强创新项目、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新产业、新技术和新模式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断增强。一是新动能培育取得成效。全年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增长8.8%、10.9%、13.4%和10.1%,增幅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二是新产品产值持续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1511.7亿元,增长28.4%,增速居全省第三位,新产品产值率为32.0%,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三是网络零售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1968.2亿元,同比增长25.5%,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6.5个百分点;居民网络消费额1127.5亿元,同比增长24.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