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 | ||||
|
||||
概况 2018年,温州市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16.0亿元、542.0亿元、351.0亿元和185.1亿元,同比增长8.8%、10.9%、13.4%和10.1%,增幅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1.6%、54.4%、35.2%和18.6%。 产业平台建设 2018年,温州市首次编制发布《温州市重点发展产业指导目录(2018年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确定重点鼓励发展产业门类共12个,并细化到50个重点方向下130个子方向,1000余项细分产品和服务。制订出台《关于建立三大功能性平台产业管理引导机制的实施意见》,构建平台产业准入分类管理机制、重大项目精准招商机制和存量产业有机更新机制,推动打造高质量发展平台。制订出台《关于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构建多层次战新政策体系。 项目建设和招商 2018年,温州市组织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实施项目摸排和重大项目库建设,编制《温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地图》,系统梳理明确平台拟招引重点战新产业和战新龙头企业清单。推进重大项目协调服务,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年产5万辆新能源乘用车项目获得核准,解决威马新能源汽车最为关键的“准生证”问题。 科创平台建设 2018年,温州市指导有条件的高校、企业申报2018年省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省双创基地。全年温州市获批省级工程试验室1家、省级双创示范基地1家。温州大学城镇水污染生态治理技术工程实验室获批国地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信息经济产业 2018年,温州市信息经济发展良好,两化融合发展指数85.86,呈现快速发展势头。新增省级以上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试点项目50个、工业机器人1550台,企业上云1.65万家。涌现出天擎信息、易天信息等一批从事工业软件开发的骨干企业,并吸引天心天思等有实力的工业互联网供应商落户。在五大支柱行业率先形成报喜鸟云翼智能制造平台、中津鞋服行业云平台、一鸣全产业链工业互联网平台、人民电器物联网云平台、东经互联网+包装等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 激光与光电产业 激光与光电产业是温州市重点发展的战新产业。至2018年,温州市先后引进培育奔腾激光(温州)有限公司、浙江嘉泰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温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等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初步形成以激光应用、光伏发电、LED照明光通信为特色的产业链。 高端装备产业 温州市装备制造业已形成明显特色优势、集聚程度较高、产业链配套比较完整的产业。至2018年,电器、泵阀已成为全国重要产业基地,激光与光电成为科技部产业集群,汽车零部件、印刷包装机械、食品制药机械等在全国行业中也有较大影响,基础件(紧固件、标准件、轴承、减速机等)、铸件、锻件等相关配套产业也有一定的基础。骨干企业培育方面,涌现出正泰、德力西、瑞立、奔腾、嘉利特荏原泵业等行业领军企业。 电子商务产业 2018年,温州市网络购物、网上订餐、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新业态快速成长,新零售助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生活方式渐成主流。2018年,温州市实现网络零售额1968.2亿元,同比增长25.5%,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6.5个百分点;居民网络消费额1127.5亿元,同比增长24.4%。全市255个行政村入选省级电商专业村,数量居全省之首;20个镇获省级电商镇称号,数量居全省第二位。7家企业入选2018浙江电子商务企业榜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