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生态园保护与建设 | ||||
|
||||
概况 2018年,温州生态园管委会配合三垟街道超额完成年度土地清理和收储任务,其中土地“转而未供”1480.8亩、土地“批而未供”2028.6亩、土地“供而未用”440亩、低效土地再开发202亩,完成土地收储183亩。争取到省内有偿调剂补充耕地占补指标312.9亩,购买粮食产能指标15万千克(1500亩)。完成三垟湿地农用地只征不转报批约3675亩,节约相应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全面启动参保工作,核定统征社保指标15595人(含流转),占比81.4%。全年融资35.81亿元,争取上级补助3584万元,为湿地“大拆大整”“大建大美”提供资金保障。全年完成政府投资46.95亿元,完成率121.8%。 2018年,《温州生态园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实施方案》获省政府批复通过,温州生态园成为全国首个正式推行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单位,打造以功能区为单元实施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的全国样本。 三垟湿地公园初步开园 2018年10月1日,三垟湿地公园完成国庆初步开园目标。北部片区西段、五福源榕树园、南仙堤作为首批开园项目,让广大市民提前享受“大建大美”的阶段性成果,开园范围(含水域面积)1500余亩。公园北入口为“行水三垟广场”,旁边有城市客厅供休闲娱乐;榕树园是园内重要景点,习近平总书记亲植的一棵无柄小叶榕位于此。湿地运营同步推进,通过比选确定中科文旅团队于开园时入驻,使湿地保洁和营运全面实现规范化运作。 南怀瑾书院挂牌开放 2018年11月7日,作为2018世界温州人大会的重要配套活动之一,南怀瑾书院揭牌对外开放。书院为国内首个以南怀瑾命名且是政府投资的书院项目,坐落于三垟湿地公园北入口西南侧的五福源内,以公园内原蹈和馆、居庸斋、三和楼等建筑改建和濯龙居周边景观改造作为书院主体。南怀瑾人文公益基金会成立,推动“南师”真正回家。南怀瑾出生于温州乐清,是中国当代国学大师之一,并曾筹资帮助兴建金温铁路。 三垟湿地保护管理 2018年,对三垟湿地河道进行全水域整体清淤,创新采用环保绞吸式生态清淤及土工管袋淤泥固化新技术,清淤河道底泥200万立方米。完成黄屿电镀基地和拉丝基地拆除并开展生态修复,成为全市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地下油罐防渗整改主动申请销号验收单位。加强执法管理,构建湿地“水面—水边—岸线”立体整治网络,落实网格管理和分片巡查制度,全年拆除违建农棚135个2700平方米。加强绿化建设,全年新增绿道5千米、绿地28.26公顷。 安置片区建设 2018年,建成三郎桥片区B1、B2、B3等3个地块安置房2900套74.1万平方米,结顶3个地块2211套42.3万平方米,新开工4个地块2314套46.4万平方米;建成中兴大道等市政道路4条3425米,开工建设环山北路等市政道路5条2937米;推进三郎桥罗西中学、黄屿B-01e中小学工程建设,完成元庄小学主体工程,三郎桥B3地块配套幼儿园装修;建成专用停车位2500个、公共停车位200个。完成三郎桥一期住宅区(A、B2、B3、C地块)第二、三批计1348户2204套约32.3万平方米安置房的摸文认购,及三郎桥B1地块8户甘岙村民995平方米的三产指标分配。同步做好安置房房款结算和钥匙交付,其中黄屿片东5-1和东7地块完成90%,三郎桥片C、B2、B3地块完成75%。开展南仙家园拆迁安置部分的不动产权初始登记工作,办理产权证123套。 大罗山保护管理与景区提升 2018年,大罗山道路交通、市政基础专项规划、陈岙村重点区块详规获市政府批复,大罗山舜岙主入口专项规划完成报批成果,大罗山旅游发展规划完成报批稿。完成大罗山盘垟、瑶溪金钟瀑等游步道的提升,修建天柱景区休闲廊亭、瑶溪金钟瀑休息亭及天柱景区入口栏杆、龙脊景点安全护栏,新建大罗山旅游厕所4座。完成瑶溪景区、仙岩景区重要景点的监控设施安装和大罗山景点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全年大罗山游客398.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5%。强化“人防+技防”管理模式,加强16处卡口和流动巡逻岗的全天候管控。全年拆除新建或翻新私坟240座8048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60处2012平方米,重拳整治违法建设和青山白化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