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温州 > 经济信息
温州股民开户超200万户
发布日期: 2020- 05- 28 12: 32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日报 字体:[ ]

温州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且证券机构在助力温州企业上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温州股民开户数进入新阶段——

温州股民开户超200万户 托管市值超1800亿元

眼下,温州证券业迎来一个新的里程碑。温州市证券期货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温州证券资金开户数201.4万户,2020年全年新增5.6万户,突破200万大关。此外,月末托管市值1892.5亿元,比上月增加56.3亿元,同比增加51.6亿元。

“温州开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带动资金踊跃入市,温州股民的投资理念也愈发成熟。”温州市证券期货业协会会长、中国银河证券温州(中心)营业部负责人彭杰介绍说。从数据上来看,温州股民的开户数呈现跳跃式增长,证券开户数2006年超过10万户,2010年超过50万户,2015年超过100万户,2017年超过150万户,2020年超过200万户。

与此同时,温州证券机构的数量也不断攀升,职能逐渐从单一的经纪业务向经纪和投行业务并重转型发展,并且在推进温州企业上市挂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温州的证券机构从20世纪90年代的4家证券公司营业部发展到如今6家证券分公司和105家证券营业部。

证券机构

营业部从5家到如今的上百家

事实上,证券业在温州起步较早。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了国债、企业债券、股票等的发行交易。1986年3月,温州市政府批准推出了《温州市发行股票、债券暂行办法》,1987年1月,温州市工业供销总公司发行债券获得批准。同年3月,苍南县金乡包装材料厂首次向社会发行股票筹集资金获得批准。同年10月,经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批准,鹿城城市信用社和东风城市信用社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证券的种类由1987年的4种发展到1991年的9种,1991年全市证券交易点发展到14个。

1990年12月与1991年7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开业,温州地方的自发证券市场逐步融入全国统一市场。1992年12月,温州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获准设立证券营业部,并于1993年1月开始营业,随后建行信托温州证券营业部、上海申银证券温州营业部、浙江证券温州营业部、上海海通证券温州证券交易营业部等相继成立开业,温州才有了第一批真正的证券投资者。

“刚开始时营业大厅挂着一个交易牌,员工穿着‘红马甲’在穿梭。”申万宏源证券温州分公司总经理瞿炳建回忆,20世纪90年代初证券营业部刚在温州设立时,开户还需要排队找关系,“不过当时温州市民的接受度不高,认为经商不炒股。”

“上海证券温州分公司前身温州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证券交易营业部是温州地区第一家证券营业部。”上海证券温州分公司负责人说,2012年更好地为温州金融市场的发展助力,上海证券于6月份成立温州分公司,“上海证券温州分公司从最初的第1户到如今累计证券账户开户数近60万户,从1家营业部到现在21家营业部,托管资产规模近500亿,是温州证券市场发展的全程参与者。”

如今温州的证券机构无论是客户数还是交易规模,在同系统内都名列前茅。从温州市证券期货行业协会的数据来看,在交易额上,上海证券、申万宏源、银河证券、方正证券四家证券机构占据了温州证券市场的半壁江山。

不过比较遗憾的是目前温州还没有一家地方证券公司,2012年启动的温州金改期间曾经一家名为众鑫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筹备,不过目前还未有获得审批的消息。

温州股民

从“不炒股”到交易额占全国2%

温州股民开户数从0到10万户用了13年,从10万户到100万户用了7年,从100万到超200万只用了7年。而在最初的13年,温州的开户数和交易额在全国的占比微乎其微。

“2007年前,温州股民在全国的占比很低,真正开始有影响力的是2007年。”彭杰说,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通知》出台,点燃和催生了投资者热情,上证指数从2005年998点一直涨到2007年6124点,诞生了波澜壮阔的“改革牛”,大量的温州股民入市,温州证券市场发展往前迈了一大步。“那一年温州股民在全国的排名发生了质的飞跃,我们带着股民走进上市公司、基金公司,股票交易开始在市民中迅速普及。”瞿炳建说,申银宏源温州营业部在2007年开户超过6万户,一年基金的销售额达到25亿元,占据了申万整个系统的五分之一。

2010年随着证券经营主体在温州大量设立,营销力度和宣传力度加大,大批股民入场。同时,上交所、深交所在同年3月31日起正式开通融资融券交易系统,开始接受试点会员融资融券交易申报,温州股民的热情再度被点燃。温州证券机构的业务也从单纯的经纪业务转向综合业务,业务结构从经纪业务到信用业务、投行业务以及金融产品的代销,温州证券机构分别组建了自己营销团队,盈利模式也更加多元化。截至2020年4月末,温州融资融券月末余额86亿元。

温州证券市场的另一个“黄金时刻”在2015年。随着互联网金融广泛使用,温州的证券机构使用“网络开户”方式有效拓展客户。同年4月A股市场全面放开一人一户限制,自然人与机构投资者均可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开立多个深A.沪A股账户和封闭式基金账户,“‘一人多户’出台后,券商卖力营销,最终推动温州证券开户突破200万大关。”彭杰分析道。

上海证券温州分公司负责人说,开户数增长的同时,温州股民也越发成熟,从最初的短平快的交易习惯逐渐向理性、合理的交易方式转变,专业化、产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温州的投资者经历了从原来的不了解证券市场到盲目参与证券市场,到现在逐渐理性参与证券投资的转变。”

“温州证券开户数以个人账户为主,占比达到九成以上,交易频繁活跃度高。”彭杰介绍,温州股民的周转率是全国平均周转率的2倍以上。数据显示,4月温州证券交易额2646亿元,占全国总交易额2.01%,前4月证券交易额11911亿元,占全国总交易额1.89%。

另一方面,在温州证券业发展的同时,温州期货业也得到较快发展。2001年1月,浙江省永安期货公司在温州开设营业部,经营商品期货。而后,浙江中大期货、金迪、天马等相继在温州设立营业部,期货市场进入逐步规范发展阶段。据协会统计,截至2019年年底交易额已达2.08万亿元,比2002年的58.55亿元增长了355.38倍;开户数从2001年54户,到现在有4.46万人,增长827.35倍。

温州上市公司

从起步落后到日渐壮大

在温州证券市场不断发展的同时,资本市场上的“温州板块”也在不断扩容。

1997年,浙江东日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是温州的第一只股票。随后,温州市政府关于促进一级市场发展的相关政策逐步推出,推出五年上市计划,建立起了温州市推进企业上市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这期间华仪电气、奥康鞋业、正泰电器陆续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华峰氨纶、报喜鸟服饰、金龙机电股份、森马服饰、温州宏丰电工合金等企业在深圳交易所上市,瑞立集团等企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2012年3月,国务院批准温州为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温州的证券期货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以上海证券温州分公司成立为标志,温州证券业开始向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并重发展,为温州企业上市挂牌创造有利条件,拓宽了直接融资渠道。2012年以来,温州市政府为了进一步加快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造工作,出台了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成立了温州市企业上市促进会,进一步加大温州企业上市、挂牌的力度。

在证券机构的参与努力下,浙江伟明环保、浙江诚意药业股份、福达合金材料等14家温企陆续在上海交易所、深圳交易所以及境外上市。就在本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布了核发4家企业IPO批文,其中就有温州企业浙江力诺流体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力诺拟募集资金净额3.2亿元,成为温州第21家A股上市企业。据悉,今年温州上市工作加速,前四月新增过会待发和报会待审企业数量暂列全省首位,上市工作“短板”进一步得到弥补。

另一方面,温州证券机构帮助温企迈向多层次资本市场。2013年,新三板股转系统面向全国接收企业挂牌申请。在温州的证券机构通过推荐企业上市、新三板挂牌、发行债券、股票质押等投行业务,为温州经济社会发展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帮助了温州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截至3月末,温州全市证券机构保荐的新三板企业有90家。此外,温州证券机构还积极帮助企业发债,今年1-4月份获批的公司债近100亿元,主要服务上市企业和政府基建项目,其中浙商证券温州位列第一梯队,发债金额占据半壁江山。(记者 邹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