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温州 > 经济信息
温州前三季度GDP超5500亿元,同比增长10.2%
发布日期: 2021- 10- 30 14: 08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日报 字体:[ ]

10月29日,温州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根据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我市实现生产总值(GDP)550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0.2%。在国内外环境复杂严峻、基数升高等因素影响下,这份发展成绩单充分彰显了温州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新兴产业引领增长

工业生产快速恢复

金秋时节,聚焦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我市以数字化改革为统领,对标对表先进城市,谋划推出了一批牵引性的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重大政策,令“三季报”成色更足。

前三季度,温州工业生产持续增长,新兴产业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948.7亿元,同比增长16.1%;两年平均增长7.9%,高于2019年同期增速0.3个百分点,超过疫情前水平。分行业看,33个行业大类中,32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其中16个行业增速超过20%,15个行业两年平均增速超过10%。新兴产业增势较好,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等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5.6%、18.2%、18.7%和15.8%,两年平均分别增长8.8%、10.7%、11.4和10.3%,两年平均增速均高于规上工业增速。

此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4%,两年平均增长8.4%。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民间投资、制造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增长19.1%、22.3%、35.4%和39.0%,四项指标两年增速分别为9.0%、15.8%、25.5%和23.7%,两年平均增速均高于全部投资增速。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6.7%,两年平均增长10.4%。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

内外需求富有韧性

在外部风险挑战不断增多、经济转型调整增压的情况下,温州生产和需求两端都呈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农业生产形势整体较好,生猪产能加快恢复,出栏量大增,全力保障了百姓“菜篮子”的稳定供应。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温州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两年平均增长3.7%。主要农产品保供能力持续增强,中草药材播种面积增长2.3%,花卉苗木种植面积增长0.9%,果用瓜产量增长0.6%。畜牧养殖稳定发展,肉类总产量增长25.5%,其中猪牛羊肉产量增长43.1%;生猪存栏75.6万头,累计出栏63.8万头,分别增长59.6%和50.0%。渔业生产持续向好,水产品产量增长5.1%。

消费需求端同样展现了温州经济的韧性,市场稳步复苏。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0%,两年平均增长4.3%。限额以上单位主要商品零售类别中,饮料类、服装鞋帽类、烟酒类同比分别增长14.5%、20.1%、41.7%,家用电器类、金银珠宝类、照相器材类、新能源汽车类分别增长22.7%、44.3%、46.7%、124.1%。餐饮业加快恢复,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增长45.6%,两年平均增长9.8%。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单位通过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6.8%。

此外,国际市场进出口平稳增长,实际使用外资较快增长。前三季度,我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713.6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出口总额1423.0亿元、进口总额29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和41.9%;三项指标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2.3%、8.9%和34.9%。实际使用外资增长较快,全市实际使用外资4.31亿美元,增长165.0%,其中高技术产业外资额增长52.0%。

服务业恢复向好

居民收入增长稳定

作为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服务业对于推动优势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至关重要。前三季度,温州市立足产业定位,培育壮大一批优质服务业,为经济向好增添新动能。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075.2亿元,同比增长7.6%,两年平均增长5.3%。分行业看,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8.4%、12.0%、11.3%,增速分别高于服务业10.8、4.4、3.7个百分点;营利性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5%、6.2%,两年平均增长8.4%、8.0%,两年平均增速分别高于服务业3.1、2.7个百分点。

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提升,主要源自以传统服务业为依托并不断迭新所产生的质变。目前,全市现代服务业正在朝着多元化、高端型、创新型奔跑,温州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转型将呈现更加多元的业态和模式,从而打造更多消费新场景,孵化更多消费新产品,进而拉动居民消费。

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4%。分类别看,教育文化娱乐、衣着、交通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食品烟酒、居住价格分别上涨5.3%、2.8%、2.3%、1.6%、0.7%、0.6%和0.3%;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3.4%。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价格下降27.4%。

另外,前三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610元,同比名义增长12.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659元,同比增长12.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19元,同比增长11.6%,两年平均分别增长7.8%、8.8%。市民钱包的丰厚,也为城市经济的韧性与活力夯实了基础。

注: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

记者 林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