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温州 > 社会信息
温州旅游“十四五”蹄疾步稳
发布日期: 2021- 11- 27 12: 47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日报 字体:[ ]

未来五年,温州在“诗与远方”领域如何规划,引领新型文化和旅游消费?日前,温州市人民政府发布《温州市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力争旅游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10%左右,实现过夜旅游者达3800万人次,人均消费超1200元,努力打造著名的国际化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内知名的文旅融合样板城市。

温州拥有丰富的山江海资源与深厚的人文底蕴,“诗画山水 温润之州”是温州文旅对外宣传的重要符号。“十四五”规划中,我市首次提出了构建“一核两带三区”的国际化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发展空间架构。

其中“一核”即“都市旅游核”,立足瓯江大都市区、塘河环大罗山一带,打造都市旅游核心品牌;“两带”为“东部滨海休闲旅游带”和“西部生态休闲旅游带”,形成东部以“山、江、海”为特色的系列旅游产业带及西部以山区生态休闲为核心的文旅融合示范带;“三区”即“雁荡山—楠溪江‘诗意山水’休闲度假区”、“文泰‘环飞云湖’国际生态康养休闲度假区”和“瑞平苍龙‘田园文化’休闲度假区”三区,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构筑共同富裕文旅融合发展新高地。

除了坚持全域开发外,在产业布局上,我市将通过“旅游+”“+旅游”,不断拓展旅游产业与文化、乡村、工业、海洋、科技、教育、体育、健康等产业的交叉耦合,持续打造“南戏故里文化遗产旅游集群”等产业集群,打响“侨家乐”等特色IP,计划全市建成“侨家乐”民宿100家左右,形成“侨家乐”整体品牌效应和产业链。

“十四五”规划中,我市谋划建设“贯穿古今·瓯江大都市区文旅融合会客厅”、“三生万物塘河环大罗山文旅融合会客厅”两大引领性城市文旅会客厅。前者通过瓯江串联“江心屿——历史文化街区(朔门街、五马街、禅街、公园路、纱帽河)——七都岛”,打造“千年古城”复兴样板;后者则串联塘河、三垟湿地、大罗山等三处文旅新地标,集中呈现“生活+生态+科创”融合的城市新名片。(记者 冉梦蝶 通讯员 吴显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