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海区 | ||||
|
||||
概况 2019年,瓯海区下辖12个街道、1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区总面积466平方千米。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463236人。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661.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同比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78.0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76.44亿元。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7.19亿元,增长9.2%;外贸进出口总额183.02亿元,增长13.8%;财政总收入71.60亿元,增长10.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01亿元,增长14.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022元,增长8.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619元,增长9.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1.72,比去年同期缩小0.01。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4.15亿千瓦时,增长4.0%。其中工业用电量25.38亿千瓦时,增长2.2%,占全社会用电量的57.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47亿千瓦时,增长1.7%。 全年全区财政总收入71.60亿元,增长10.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0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14亿元,其中公共安全、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住房保障等十大类民生支出总计53.9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6.9%。 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62亿元,增长1.4%。其中,种植业产值7.68亿元,增长1.4%;林业产值0.14亿元,增长0.1%;牧业产值1.55亿元,增长2.0%;渔业产值0.11亿元,下降9.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14亿元,增长4.9%。 全年工业增加值208.33亿元,增长8.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6.69亿元,增长8.4%。全区58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537.44亿元,销售产值491.47亿元。其中,服装、鞋革、电气机械、专用设备和汽摩配5大支柱产业工业产值401.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4.7%。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47.79亿元,其中利润总额29.75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6.0万元/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236.94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高端装备、环保、健康、时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2%、5.7%、11.8%、8.7%、10.7%。建筑业增加值69.73亿元,下降2.3%。具有建筑业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56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8.41亿元。在建工程房屋施工面积1660.2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5.8%;房屋竣工面积277.1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3.4%。 全区有幼儿园159所(民办119所),小学48所(民办3所),初中19所(民办2所),普高2所(区管民办2所),职高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电大1所。在园幼儿29244人,小学生50198人,初中生19879人,高中生1428人(区管民办1428人)。学前教育3—5周岁幼儿入园率100%,小学、初中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率98.8%。全区幼儿园、小学、初中、(区管)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专任教师分别为2109人、2789人、1647人、171人和257人。 全区有科技园(国家级孵化器)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4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众创空间5个,省级企业研究院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38家。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5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157家,新培育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42家,累计818家。 全区有区级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镇街综合文化站13个、省级公共文化示范区1个、省级文化强镇2个、省级民间艺术之乡2个、省级文化示范社区(村)7个、城市书房13个、百姓书屋10个、民办博物馆1个。全区文保单位(点)9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文保点29处。省级历史文化村2个。全区有非遗项目102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4项。非遗传承基地33个,其中省级1个。全区非遗传承人71人,其中国家级2人、省级4人。 全区有医院(不含省属、市属)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10家,服务站24家,村卫生室82家,个体诊所276家,其他社会医疗机构47家。核定床位1710张,实有床位数1394张,执业医师(包括助理)1566人,护士1252人。全年各医疗机构就诊人次448.13万人次,增长1.22%。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医疗救助金5079万元,慈善发展指数居全市第一位。 “两个健康”创建 2019年,瓯海区开展“三服务”活动,全面落地“140项责任清单”,成立民营企业家权益保护委员会、民营企业家学院,推行“三清单一承诺”“白名单”企业帮扶等制度,推出涉企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221条,化解企业各类问题777个,获“2019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区工商联获评全国“五好工商联”。瓯海区眼镜产业全面跨入品牌时代,眼镜品牌街一期建成投用,“瓯海眼镜”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服装成为全市唯一列入省级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试点产业;智能锁以率先发布国家行业指数抢占发展制高点。产业数字化提速推进,新增智能化改造项目83个、工业机器人应用168台、企业上云1150家,百珍堂建成全市食品行业首个智能车间,鼎业机械落地全市首例5G工业互联网应用。“雄鹰”“雏鹰”行动扎实推进,新增产值5亿元以上企业2家、亿元以上企业14家、“小升规”企业113家,森马入选全省首批“雄鹰行动”培育名单,朝隆纺机跻身国字号专精特新“小巨人”,兴机电器、聚星科技获评省“隐形冠军”企业。“凤凰行动”全面深化,完成企业股改29家、报辅导2家、报会2家。推行“金融超市”、惠企政策“直通车”、小微企业资产授托融资等举措,制造业企业贷款增长10.7%,为企业直接减负20.1亿元,不良贷款率降至1.04%。全面启动“大罗山·龙脊人才计划”,出台“人才新政4.0版”,引进院士18名、国家级计划人才41名,评选工匠大师20名,大学生留瓯突破万人,首次转为“净流入”,获评浙南唯一的“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自创区建设 2019年,高教园区被列入环大罗山科创走廊核心区块,自创区创建19项核心指标15项列全市前二名,带动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5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42家,增幅全市领先。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主要成果“一器一园一基金”成功落地;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挂牌运营,“每日互动”等4个项目入驻;华中院传统产业数字化创新中心全面启用。国家大学科技园扩建开园,入驻企业352家,玖源锂电池等200个项目成功投产,数字经济大厦、医疗器械总部园启动运营。眼镜、智能锁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列入省级创建名单。 服务业发展 2019年,瓯海区出台现代服务业发展扶持政策,华侨城文旅综合体等3个项目入选省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大象城、真皮大世界等专业市场销售额连创新高,万象城成为全国同类地区前三综合体,服务业发展指数排名列全省前十名。楼宇经济不断做大,培育税收亿元楼3幢、总部型企业14家。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泽雅全域旅游项目启动实施,温州极地海洋世界建成开业,山根音乐小村成功开村,创成AAA级景区2家、市级精品民宿3家,“纸山风情”等旅游品牌进一步打响,旅游总收入增长18.6%。 城市环境建设 2019年,瓯海区推进“清垃圾、除破烂”行动,建成“乱改用”项目20个,景山花木市场完成搬迁,高速桥下空间利用打造出“瓯海样板”,郭溪创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镇街。“大干交通”热火朝天,温瑞大道快速路等6个项目开工建设,104国道拓宽二期、广化南路二期等20条道路顺利通车;新增BRT线4条、社区巴士线4条、公共停车泊位2703个,建成泽雅公交枢纽站。启动温州动车南站服务大提升工程,建成进站平台改造等4个交通优化项目,保障全年3074万旅客进出,连续两年获评省级春运工作先进。不断完善城市水、电、通信设施,推进仙湖调蓄等水利工程,肯恩变等3座变电站建成投用。新建改建5G基站1200个,中心区、大学城等重点区域实现5G信号全覆盖。 生态环境建设 2019年,瓯海区全力打好“五水共治”攻坚战,率全市之先组建市政管网建维中心,排查疏通管网90千米,建成“污水零直排”项目49个,创成美丽河湖10千米,6个省市断面基本稳定在Ⅳ类水以上。深入开展五类行业整治行动,淘汰关停重污染企业1259家、整治提升1777家,大气质量稳定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大棚房”、违建别墅等问题整治,建成农污水标准化运维设施3个,拆除违法建筑150万平方米,高分创成省“基本无违建区”。推进“垃圾革命”工作,新增直运专线5条、高标准示范小区12个,学校、机关率先实现分类全覆盖,三垟街道获评省级垃圾分类示范样板片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