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港市 | ||||
|
||||
概况 龙港是全国首个镇改市,曾被誉为“中国第一农民城”。2019年,龙港市下辖9个片区、73个行政村、30个社区。全市面积183.99平方千米,人口38.87万人。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长2.4%、第二产业增长4.6%、第三产业增长7.2%。 全市财政总收入20.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85亿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19.2亿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95.2亿元。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9亿元。农作物播种面积14.3万亩,粮食总产量4.1万吨。全市有捕捞渔船322艘,总功率5.4万千瓦,总吨位3.6万,其中小型渔船33艘、中大型渔船289艘。全市水产品总产量5.4万吨(其中海水捕捞4.5吨、海水养殖1万吨)。渔业总产值3.9亿元,其中捕捞总产值3.3亿元,养殖总产值6580万元。 全市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98161人、工伤保险99222人、生育保险38097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39508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300713人。新增就业1002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31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95%、失业保险人数32387人。 全市有中小学校49所,教师3808人,学生58882人;幼托机构125所,教职工2106人,幼儿数17650人。其中小学24所,在校生38012人;初中20所,在校生13904人,初中升学率98.8%,毕业率100%;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2017人;普通高中4所,在校生4949人。 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312家,其中医院11家(公立综合性医院1家,民营医院10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各类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26家,卫生技术人员1912人,平均拥有医生2.26人/千人。传染病发病率1576人/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06‰,婴儿死亡率2.75‰。 全市低保在册3099户5881人,低边626户1529人,特困人员161人,困境儿童342人,福利企业10家,就业残疾职业173人,三老人员11人。全市有公办敬老院4家,共200张床位;民办托老机构14家,床位420张;村级养老服务中心109家、市级养老服务中心1家,床位951张。 全市有社会组织917家,其中登记社会组织364家、备案社区社会组织553家。有文化中心1个、片区文化中心9个、城市文化客厅1个、展览厅1个、文化驿站2个、美术馆1个、图书馆1个、片区图书分馆2个,建有谢云旧居、姜立夫故居。 全市有健身步道50千米。体育馆1家。龙港体育馆占地面积73.1亩,总建筑面积41499平方米(其中:体育馆29319平方米,游泳馆12180平方米)。体育馆拥有3420个座位,比赛池拥有8条标准泳道,450个座位,达到全国二级比赛标准。 龙港小城镇综合整治 2019年,龙港全市城镇化率63.2%,下辖103个村社,现代化新生城市基本形成。围绕“五美”新温州建设部署要求,工作重心转向“大建大美”“精建精美”。乡村振兴全面发力,探索“农业+科技”模式,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打造无公害绿色品牌,加快沿江省级现代农业园建设,推进一批生态休闲农业项目优化提升,形成一批农业与自然山水、乡村风貌相融合的农业创业创新项目。重大设施建成投用,城乡服务均衡共享。龙港体育馆、龙港高级中学、龙港城市公园等一批民生项目建成投用。社会事业全面提质发展,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在河道保洁、绿化保养、交通管理、教育养老等领域,推行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模式,由市场承接部分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产业转型升级 2019年,龙港市基本形成印刷、礼品、纺织、塑编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印刷原材料、不锈钢带材、微晶玻璃、超细纤维、特种陶瓷等一批新兴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4221”的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打造。发展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小微园为载体实现企业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转型,全市有规模以上企业238家。全力打造省级产业平台,印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列入省级产业综合体创建名单,印艺小镇建设稳步推进,走出一条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转型之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