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温州 > 温州年鉴 > 2020 > 体育
竞技体育
发布日期: 2021- 03- 23 08: 58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市地方志 字体:[ ]

  温籍运动员参加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 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以省和计划单列市为单位组队,温州市组织383名选手参加体校组和社会俱乐部组24个大项的争夺,获23金26银22铜,奖牌数量列全省第二名,创历史佳绩。其中,温州体育运动学校获22金19银14铜,市水上运动中心获4铜,社会力量培养输送的运动员获5金11银10铜。

  省市少年儿童各项赛事 2019年,温州市举办61项青少年阳光运动会等赛事,参赛人数21142人次。组织2275名运动员参加全省73项锦标赛、冠军赛等赛事,斩获335金320银290铜。温州市参赛省级赛事成绩居浙江省前三名。市男子篮球甲组参赛省锦标赛获冠军,系温州男篮时隔17年之久再次登上冠军奖台。组队参加华东九城市乒乓球比赛获1银,华东九城市网球比赛获7金3银9铜。

  体教结合制度建设 2019年,温州市举办42项温州市少年儿童锦标赛、分站赛赛事,全市12个县(市、区)参赛人数9142人次。举办2019年温州市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会,共设小学生比赛5项(小学生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中学生比赛9项(中学生足球春季、足球秋季、田径、乒乓球、排球、羽毛球、篮球初中、篮球高中),中小学生比赛5项(中小学生健美操、武术套路、网球、啦啦操、游泳)共计19项比赛,从4月开始至12月份结束,历时9个月,参赛学校812所,参赛学生12000余人。组队参加2019年全省第五届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会,41所学校48支队伍的536名运动员参加田径、游泳等15个大项的角逐,获得优异的成绩。温州市代表团被省体育局和省教育厅评为“体育道德风尚奖”和“优秀组织奖”。

  基地创建工作 2019年,温州市新增两张国字号金名片,鹿城飞翔体育俱乐部被评为“2019—2020年周期全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温州市进才体育俱乐部被评为“全国社会足球品牌青训机构(2019—2021)”。新创5所“省级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学校”(2019—2022):温州市第二高级中学(田径、排球)、温州中学(田径、篮球)、温州市实验中学(田径、健美操)、温州市第十七中学(羽毛球、跆拳道)、瑞安市滨江中学(田径、篮球、武术、跆拳道)。新增10所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9—2022):瓯海中学(田径、篮球)、龙湾区第一小学(短式网球)、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沙城第三小学(跆拳道)、乐清市乐成第一小学(田径、篮球、攀岩)、瑞安市塘下镇中心小学(田径、篮球、乒乓球)、瑞安市锦湖实验小学(足球、武术)、瑞安市仙降中心小学(跆拳道)、瑞安市塘下镇第一中学(田径)、苍南县第二实验小学(田径)、苍南县灵溪镇第一中学(田径、篮球)。

  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2019年9月,温州体校永中新校区正式启用,体校的训练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竞技体育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7名温籍运动员备战东京奥运会,153名温籍运动员入选“2019年度浙江省重点体育后备人才”。调整新周期温州市业余训练布局,新增注册运动员6300人,占全省15.55%。全市举办61项青少年阳光运动会等赛事,参赛人数21142人次。组织2275名运动员参加全省73项锦标赛、冠军赛等赛事,斩获335金320银290铜。普及校园足球,扶持社会青训足球,完善足球赛事体系,全市足球联赛从幼儿到大学实现全覆盖。

  温籍知名运动员 2019年2月1日,温州市运动员范杉作为国家冰壶队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2019年,温籍运动员有4人获得世界冠军。郑思维一人夺双冠,作为混双选手助力中国队第11次捧起苏迪曼杯,卫冕25届羽毛球世界锦标赛混双冠军。徐嘉余在游泳世锦赛男子100米仰泳决赛中卫冕冠军。陈森森获赛艇世锦赛男子轻量级四人双桨冠军,系温州市第一个赛艇世界冠军。丁立人获世界杯亚军、国际象棋超级巡回赛总决赛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