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温州 > 温州年鉴 > 2020 > 文化
综 述
发布日期: 2021- 03- 26 14: 21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市地方志 字体:[ ]

概况   2019年,温州市有国家文化先进县3个,省级文化先进县4个,省级文化强镇10个,省级文化示范村(社区)75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7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5个。全市有文物保护单位87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省文物保护单位111处,泰顺廊桥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英国驻温州领事馆旧址、永嘉坦头窑址、雁荡山龙鼻洞摩崖题记、矾山矾矿遗址四处文保单位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温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跃居全省第三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4项、省级保护项目145项。永嘉昆曲和乐清细纹刻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活字印刷术、传统木拱桥营造技艺列入“急需保护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目居全省第一位。全市有公共图书馆13个,均为部颁一级图书馆;文化馆12个,其中部颁一级文化馆11个、二级文化馆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85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666个(其中文化礼堂2515个),农家书屋1688家。每万人拥有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1050.22平方米,居全省第二位。2019年,全市公共图书馆藏书1291.90万册,人均占有1.40册,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率1.1册次,人均到馆2.22次。全民阅读节举办读书活动1526场,参与人数61万余人次。

艺术精品创作   2019年,温州市开展越剧当代戏《风乍起》、瓯剧现代戏《兰小草》、越剧《柳市故事》、永昆《孟姜女送寒衣》的打磨提升,《兰小草》入选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作品创作扶持项目、第14届舞台艺术精品扶持项目,与《风乍起》一同获温州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特别奖,《柳市故事》《孟姜女送寒衣》获优秀作品奖。群文艺术创作方面,群舞《阿母的揹巾》、音乐原创作品《高铁开进畲山来》《苍南之恋》、曲艺作品《重赏之下》和《代驾》、小品《舴艋舟》、舞蹈作品《妈妈的节日》《一口甜》、音乐作品《家谱》等作品在各级文艺赛事中取得良好成绩。歌曲《畲山踏桥》入选全国第18届“群星奖”复赛,原创文艺作品获得省群星奖3个,表演类作品获得省级以上赛事金奖18个、银奖22个、铜奖15个;视觉艺术类获得省级以上赛事金奖5个、银奖4个、铜奖5个;理论信息类获得省级以上赛事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5个,全年获得优秀组织奖4次。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   2019年,温州市以“公共文化十百千”工程为抓手,推进公共服务重点县(市、区)及薄弱乡村建设,全市15个重点乡镇、185个重点村顺利完成公共文化建设提升工作,全市累计投入3.01亿元。在此基础上,开展《浙江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2015—2020年)》完成情况认定工作,全市所有县(市、区)均完成省定49条标准和场馆建设要求,各县(市、区)均建有城市书房、完成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和图书馆分馆建设任务,所有的乡镇(街道)均建有省定三级以上综合文化站、按要求组建乡村文艺团队,所有的省级中心镇和人口5万人以上的乡镇(街道)均落实文化下派员制度、建有文化馆分馆,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以乡村艺术团为抓手,推动基层群众文化自给。持续推进“乡村文艺繁星计划”,全市建成乡村艺术团2686支,吸收团员7.6万人。全面入驻基层文化阵地参与运营、提供服务,通过文化干部“网格化、下沉式分类指导”。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文艺繁星计划”,鼓励温州市表演艺术类培训机构公益大联盟成员的专业老师、乡村教师、乡村振兴指导员、驻村指导员等等,以“一对一”“多对一”等形式结对乡村艺术团,助力培育乡村特色文艺团队,培养乡村优秀文艺人才,激发群众文艺创造活力,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文化服务拓展   2019年,温州市青年声乐团、温州市中老年声乐团、温州市少年声乐团和温州市五洲文艺志愿者艺术团等社会文艺团体成立,至年末,温州市文化馆直属社团有25支。由在温高校留学生及在温工作生活的外籍和港澳台同胞中优秀文艺人才组成的温州市五洲文艺志愿者艺术团亮相浙江省第13届“梦行浙江”外国留学生中华才艺展演,将温州的传统艺术与国际传播完美结合,向世界传播温州好声音。与乡村文艺繁星计划相呼应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项目——城乡艺网,于2019年立项,以温州的现代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为抓手,让文化馆、文化驿站、乡镇综合文化中心、乡村艺术团、艺术培训机构公益大联盟等单位成为一个当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支点,相互之间通过“星网云平台”紧密相连,形成覆盖温州各地的网络,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