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5人上榜中科大少年班 | ||||
|
||||
7月1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布了2021级少年班录取名单。今年,少年班从全国各地一共招收45名学生,温州有5人上榜,上榜人数在所有地级市中排第一。 根据录取名单,浙江有10人上榜,位列第一,安徽以7人排第二,江苏有6人排第三。浙江10人中,温州就有5人。记者查看名单发现,按地级市来算,温州上榜人数是最多的。其中,温州中学表现突出,有4人上榜,包括高一学生王潇羽、吴楚、徐张航,高二学生倪婉恬。乐清市知临寄宿学校初三学生吴家宝也榜上有名。 据了解,中科大少年班招收的是尚未完成常规中学教育,但成绩优异的青少年接受大学教育。在培养模式上,大部分学生实行两段式学科平台培养模式(2+2),前两年完成基础课程学习,后两年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个性化专业学习。少年班每年面向全国招生仅40人左右。本次招收的是2005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学习成绩优秀、创新潜力突出的高二(含)以下学生。 培养阅读习惯和自学能力 “我是真的舍不得这两个孩子。”7月15日下午,记者联系上徐张航、王潇羽的班主任金晖,他告诉记者,他们都是温中高一(1)班的学生。徐张航参加数学竞赛,是一个非常细腻、文静的男生。王潇羽参加物理竞赛,是一个很有目标的男生,总能给同学带去很多正能量,“比如这次选择中科大,他就很果断。他说他喜欢中科大的科研氛围,想要有自己的发明,能真正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在学习上,徐张航、王潇羽非常相似,都不偏科,不仅理科好,文科也很强,在段里排名均名列前茅。“特别是王潇羽,他的语文、英语的成绩在段里都是顶尖的。”金晖说。 谈到教育方法,徐张航的爸爸徐华舟觉得,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自学能力最为关键,“孩子一路走过来都挺轻松的,我觉得这跟我们从幼儿园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这两项能力密不可分,比如阅读,基本上每个周末我们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还有一个印象很深的就是让孩子学习国际象棋,无意中培养了孩子的专注度。” 非常自律善于利用时间 记者还联系上了吴楚的班主任吴约亚。“吴楚是个暖男,又高又帅,温和开朗。上课鼓掌的时候,他永远是最后一个停止掌声的人……”这是吴老师对吴楚的评价。他说,吴楚的目标非常明确,是一个既有天分又非常自律的男生,他在决定冲刺中科大后便彻底沉下心来,要么坐在教室一隅耐心训练,要么下楼跑步蓄能,“这种自控力甚至在他的身材上都体现了出来,他前后大概瘦了十几斤,从一个小胖墩变成壮小伙。”至于他的学习方法,吴约亚认为就是比别人更会利用时间。 特别喜欢数学喜欢考试 这5人当中,年纪最小的是吴家宝,今年才13岁。“说是初三,其实他还是初一的年纪,在丽水读完小学四年级,通过小升初考试进入了乐清市知临寄宿学校。”吴家宝的妈妈吴朝霞说,当时他们的选择很多,杭州、宁波有些学校也过来了,“但孩子喜欢数学,而且祖籍是温州,所以选择了知临。我这孩子一年365天没有一天可以离开数学,那是他的乐趣。” 谈到学习方法,吴朝霞说,孩子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她还参与引导,二年级后基本上都是自学,他们就给他买一些学习材料,“还有就是孩子很喜欢考试,他好像很享受那个过程。” “孩子的学业很重要,但不是首位,基本靠他自己努力,我们着重于孩子自身的品质和心理建设。就13岁孩子而言,我骄傲的不是孩子的成绩,而是孩子的各种能力。”吴朝霞举例说,之前去杭州参加中科大少创班资格考,家宝是自己一个人去的;在合肥复试的时候,别人家孩子坐着等吃,家宝还给她点餐取餐,“我已经习以为常了,如果不是其他家长说起,我可能注意不到。”(记者 曾云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