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温州 > 社会信息
温州内陆涉渔管理创新模式
发布日期: 2021- 07- 28 09: 00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日报 字体:[ ]

“每天我只要有空,就会带队沿河巡视一圈,及时制止电鱼毒鱼下网等行为。”42岁的潘启润是鹿城区仰义人,也是仰义街道“护瓯水 保生态”志愿服务队队长,每周3-4次的巡河,如今已经成为他的习惯。

“护瓯水 保生态”志愿服务队是我市在依法打击内陆水域非法捕捞违法行为中,尝试构建群众共治管理模式的一个抓手。服务队由温州市农业农村局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牵头组建,与温州市钓协、温州市环保联合会协作,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尤其是垂钓、夜钓爱好者。这种群治模式发挥志愿队伍灵活机动、服务时效长、分布点位广的优势,掌握夜间非法捕捞行为规律,积极构建“片区队长-街道队长-队员”三级管理模式。目前,共设立片区队长3人,街道队长20人,注册队员140余人,建立涵盖宣传、劝导、监控、巡查等4类志愿服务队伍,总计20余个服务小组。

仰义街道文武路一带,今年5月夜间涉渔违法举报频发,但举报地点偏僻、车程远,潘启润和志愿者主动请缨配合巡查,连续半月轮班在该区域垂钓、盯梢、劝阻涉渔违法行为,清理丝网等网具50余副。

志愿服务队也自发组织参与“五水共治”民间河长巡河,巡河总长度达100余公里。“我平日里就喜欢钓鱼,现在能与政府部门协作,成为渔业资源的保护者、环境蜕变的见证者,很有成就感。”潘启润坦言。

自去年7月成立以来,“护瓯水 保生态”志愿队共清理无主违捕丝网12750余米,销毁无主地笼违捕网具200余个,全市涉渔违法举报数量降幅明显。这种社会组织参与渔业治理的新模式,不仅提升了渔业执法效能,更助推构筑政府与社会良好互动、共建法治渔业、护渔养水的新格局。(记者 金朝丹 通讯员 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