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专题 > 温州数字化改革 > 市级动态
眼里有“光” 心中有“数” 专家学者共谋数字化改革与温州发展新优势再造
发布日期: 2021- 09- 30 14: 24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日报 字体:[ ]

数字,是照亮城市发展的一道“光”。在9月26日-28日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 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当前数字变革对生产力、生产关系正产生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一个全新的数字文明时代正加速到来。

在此大格局背景下,温州把数字化改革作为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号工程”,向着引领加快高质量发展,打造百姓满意、口碑一流的最佳应用开启“加速跑”。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小涛在专题调研数字化改革工作时强调,推进温州数字化改革要围绕“123”来抓:“1”是突出数据这个核心;“2”是聚焦服务实体经济,聚焦服务百姓民生;“3”是推动产业基础结构、政府服务流程、城市运行模式“三个再造”。

数字化改革鸣枪开赛,温州该如何找准赛道,以数据驱动城市能级提升,再造发展新优势?在前日举行的帕累托公共政策沙龙上,来自国内相关领域的十多位专家齐聚温州,共谋数字化改革与温州发展新优势再造。

数字化改革与发展新优势

“过去,温州凭借充满活力的‘温州模式’实现了富民、强市;而今,温州借力‘数字化改革’加快转型蜕变,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在温州理工学院副校长、博士、研究员吴向鹏看来,温州如何紧紧抓住数字技术变革机遇,充分释放数字化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是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牢牢把握时代主动权的关键。

如何以数字化改革再造温州发展新优势?吴向鹏建议,聚焦“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再造产业基础结构,打破空间、产业界限,重新定义产业生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从群众“牵肠挂肚”的关键小事入手,推进办事流程再造、服务提质提效,提供高品质公共服务,解锁更智能的幸福生活,提升服务百姓民生品质。从“经验决策”转向“数据决策”,消除数字鸿沟,赋能共同富裕,以“数字化改革+碳中和”催生新场景等,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改革路径与数据核心

浙江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直言,数字化改革首先要弄清楚核心的数字产业是什么,从大数据产业、无线通信到智能制造,体现的是数字直接生产产品,而不是辅助其他产品。他认为,温州未来在数字产业方面的突破,可以聚焦在大数据无线通信、智能制造等领域,尤其是对智能制造进行战略布局。

具体到数字化改革路径,吴伟强认为,数字化改革的关键第一是数据库,第二是数字共享,第三是共建数据服务平台。以数据为核心,在此基础上,设计好基于数字治理的智能中心,实现政府数据与公民直接连接。“如果能在数据权力、数据伦理和数字包容等方面实现一定的突破,那么温州数字化改革就是领先的。”

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研究院院长陈畴镛指出,数据是数字化改革的核心和基础。首先要提高数据的质量,无论是数据来源还是数据加工,包括在数据应用的过程中,都要充分关注数据的质量。“用数据来实现推动高质量发展也好,推动品质生活也好,数据一定是作为数字化改革最基础的元素。”

复旦大学公共绩效与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牛军钰建议,构建市域数字化发展顶层体系,同步构建衡量对标体系,形成总体的核心发展。“数字化改革不仅仅是数据的归集,也不是单靠软件公司就能解决的,而是要通过数据让治理体系‘云’上跑,实现更好的社会治理。”

服务实体经济与百姓民生

数字化改革,聚焦的是服务实体经济和百姓民生。与会专家多次提到,在优化应用场景中,要优先将企业当前最为迫切的需求纳入改革重点,以产业大脑赋能产业化转型。

陈畴镛说,就数字化改革整个应用场景来看,从治理端和服务端这个角度来讲,推动民生领域成效更为显著。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尤其推动企业转型,牵涉到企业参与数字化的意愿和能力的问题。在温州,如何加大中小传统企业数字化改革的力度,产业大脑的作用怎样凸显,企业积极性怎么调动起来,这是值得关注的重点场景。

“从另一角度来讲,我们优先选择应用场景是服务民生,老百姓能够从数字化改革中获得幸福感、获得感。”陈畴镛说,在服务民生方面,要形成温州特色。他建议,考虑适当集中人力、财力,解决民生、实体经济中最突出、需求最迫切的事项,也叫高频事项,让改革落地更精准。此外,要强化改革突破,把数字化的赋能转到用改革解决体制机制上的创新突破。比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将是数字化改革最大的场景,数字化改革又是示范区建设根本的动力,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是改革创新突破的一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