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港筑起首座“家”公园 | ||||
|
||||
公园实景。(谷君如 摄) 龙港绿洲秋色满园,幸福诗地温馨入怀。近日,“城市绿肺”——龙港城市湿地公园迎来开园。该公园建设与龙港特点、历史特色、公园景观融为一体,将为市民打造共享的“绿色客厅”,成为“幸福湿地 龙港绿洲”的城市地标性空间,助力我国“首座农民城”品质再升级。 龙港城市湿地公园北临通港路,东接东城路,是龙港市“一轴一带一新城”世纪大道景观轴的重要公共配套。项目总投资6355万元,总占地面积11.5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3.8万平方米。该项目主要由7栋公园附属用房,湿地湖泊、鹭鸟保育岛、木栈道、绿道、童趣乐园、生态智能停车场、桥梁、游船码头及广场构成,是龙港市首个集生态保育、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休闲游乐为一体的城市湿地公园。 据了解,园内河道纵横,植被茂密,遍布40多种水生植物,各类乔木灌木苗木100余种,有成片的疏林草地,并有各种候鸟长期栖息。“公园以打造湿地、城市、海洋协同发展的滨海湿地公园,构建人类、鸟类、植被和谐共生的生态栖所为设计定位,充分注重在地文化表达。”作为该公园的设计师,温州设计集团风景园林设计院主任、工程师朱赛丹心思巧妙。她告诉记者,园区的很多建构筑物、小品等都是根据龙港湿地特色文化及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进行提炼细化的。比如,观鸟台的设置,鸟屋、鸟形状的小品随处可见,以及夹纻漆器博物馆(非遗物质文化)可以作为儿童研学基地等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龙港城市湿地公园还整体打造“智慧大脑”,通过公园数字管理、空间共享管理、志愿服务管理,以数字“赋能”提升公园服务品质。如增设“智慧跑道”、AR游戏、AR骑行等设施,推进儿童友好型公园建设。公园通过打造“家公园”和“共享共治”结合的数字化治理模式,将公共空间营造出“家”的氛围,鼓励大众共同参与“家”的治理。(记者 笑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