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温州 > 社会信息
浙江—阿坝联合深挖文旅新资源,布局文旅新业态
发布日期: 2022- 11- 28 08: 45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日报 字体:[ ]

驰骋阿坝州九大文旅品牌腹地,拥抱探索之趣。11月16日-19日,2022阿坝州全国自驾旅游发展大会盛大举行,8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自驾先锋分为两路,从汶川县映秀镇出发,沿着“童话公路”,近距离感受大地震遗址、大熊猫、大长征、大雪山、大冰川、大彩林等阿坝文旅品牌资源的厚度,在如梦如幻的童话美景中探幽“阿坝秘境”的独特魅力。

以浙阿对口支援为契机,阿坝州通过打造“自驾第一州”、“民宿第一州”、藏羌文化输出等举措,使阿坝州的文旅业态更多样化,引导百万游客进阿坝。

打造“自驾第一州”  新方式助推发掘资源

只有亲临阿坝州,才知道大自然对阿坝州有多么偏爱。

阿坝州的文旅资源得天独厚,四川旅游“三、九、大”金名片中,九寨沟和大熊猫两块牌子都在阿坝州,阿坝境内的九寨沟、黄龙、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四姑娘山等景区全国闻名。但阿坝之美,绝不仅止于此,由于旅游开发的进度不平衡,“阿坝秘境”还有更多的美景深藏大山待人识。

如今,“童话公路”以自驾的形式将阿坝州更多的秀丽景色和藏羌风情呈现在人们面前。

这次推出的两条线路各有千秋。

走东线,你可以在茂县中国古羌城感受原汁原味的羌文化;在黑水县达古冰川寻找童话世界里的冰雪奇缘;在奶子沟彩林感叹大自然的色彩竟如此丰富。

走西线,你可以在卧龙中华大熊猫苑近距离观察国宝的憨态;在小金县沃日镇官寨村见识传说中的“土司官寨”;在红原县长江黄河分水岭体会“才饮长江水,又食黄河鱼”的诗意境界。阿坝之美,超乎你的想象。

“后疫情时代,自驾游作为一种旅游新业态发展迅猛,这也是新生代年轻人所喜欢的个性化旅游体验。阿坝州精心设计自驾线路,引导百万游客进阿坝,并以自驾游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全力打造全国自驾旅游第一州。”温州援川干部、阿坝州政府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浙江驻阿坝州帮扶工作队队长钟方成说。

打造“民宿第一州”  新模式带动百姓致富

站在阿坝州红原县的隐丛乡村度假酒店,仿佛置身于一幅奇妙的“画卷”中:酒店内是传统藏式摆件,酒店外是江南小桥流水,窗外蓝天白云,草场上牦牛正在悠闲吃草。

这是川北风光和江南风情的有机整合,也是温州企业和红原当地政府合作打造精品民宿的成功样本。

据介绍,隐丛乡村度假酒店是温州援川干部依托阿坝州当地古朴自然的资源优势,从温州引入浙江君兰文旅集团,整合投资1500万元,由老百姓、村集体、政府、企业四方共同参与,以“租金+分红”的合作模式共享利益,合力打造出高原上标志性的野奢度假产品和网红打卡地。

通过精心组织推进“浙商阿坝行”活动,温州援川工作组加大招引力度,精准对接项目入川。

在阿坝县,工作队引进温州市顺达国际旅游有限公司,在当地打造以特色民宿为主题的吃住行游购全产业旅游体系。去年7月,总投资800余万元的伴云居度假村民宿在阿坝县正式投运。

在马尔康市,援川工作队引进浙江云涧投资和中青旅,在4A级景区松岗镇柯盘天街以及周边乡村进行整体开发,重点打造天街精品景区、七里沟自驾营地、旅游集散中心、精品民宿集群和文化商业街区等五大板块。

全域旅游兴起,人们旅游出行更要求一种个性化、特色化、定制化的方式,微宿作为全新的旅游产品异军突起。援川干部敏锐抓住最新动态,已经着手对接浙商和马尔康、阿坝县、九寨沟等县投资落地事宜,为阿坝州民宿产业增添新元素。

最近,阿坝州提出打造全国“民宿第一州”的发展目标,努力培育民宿产业,大力发展民宿经济。援川干部和当地政府一道,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全力推动阿坝旅游住宿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打造藏羌文化强IP  新探索加强文旅融合

近日,通过温州援川工作队的穿针引线,中国美术学院助力阿坝州藏羌非遗文创产品开发,提取藏羌创新纹样,开发出文房用品、装饰挂盘、茶具礼盒、手机包、丝巾等文创产品,打造具有藏羌特色的文创IP。据了解,目前系列产品已进入打样阶段,将很快投放市场。

藏羌文化是阿坝州的文化强IP,大力挖掘藏羌文化元素,通过多样化的文化交流方式,支持藏羌文化走出去,优秀文化走进来,让各族群众在交流中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享中华文化符号。

8月,由阿坝州马尔康市和温州市平阳县主办的马尔康嘉绒锅庄文化旅游节上,一场“山海情·时尚风”服饰发布秀上,以马尔康土司官寨建筑为元素,通过藏族原生态服饰展演、嘉绒藏元素搭配时装展演,呈现了嘉绒藏族原生态服饰和现代时装服饰融合的视觉盛宴。

11月6日晚,在千里之外的温州青灯市集上,阿坝非遗展演主舞台上,川西北草地山歌、藏族说唱、草地锅庄等极具阿坝当地特色的歌舞引来观众阵阵喝彩。在阿坝展区,藏棋、唐卡绘画、藏香以及阿坝黑陶等非遗项目为青灯市集增添了一抹浓郁的西部高原风情。

11月18日,2022温州国际时尚文化产业博览会壤塘馆开馆,包括唐卡、藏陶、藏香、藏纸、藏茶、堆绣、缂丝等10余种3000余件非遗作品亮相,非遗传承人们高超的技艺水平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在东海之滨刮起“壤塘文化风”。

文旅融合促发展,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利用文化遗产IP“金名片”效应,带动了文创产品、展览、演出等一系列上下游产业链。

同时,浙江工作队带着东部先进的理念,探索乡村旅游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助推阿坝全域旅游发展。

据钟方成介绍,下一步,浙江援川工作队计划在阿坝州打造“青少年精神文化滋养地”项目,通过浙川两地青少年的交流交往,让东部少年接受长征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的洗礼,感受羌藏民族文化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理念;让阿坝州青少年走出大山,到东部沿海地区开拓视野,增长见闻。通过以红色文化、抗震救灾文化,藏羌文化为主线的研学线路打造,让阿坝州成为“青少年精神文明滋养地”的打卡圣地。(记者 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