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发布会
索引号
组配分类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2022-12-22
公开方式
温州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 2022- 12- 22 17: 57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字体:[ ]

一、发布主题

构建民政服务体系 擦亮民生共富底色

二、发布时间

2022年12月22日(星期四)15:00

三、发布地点

市政府主楼14楼3号会议室

四、发布人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胡正武

市民政局副局长  曹丹艳

五、主持人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陈怀沙

六、主要议程

1.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正武介绍有关情况;

2.与会记者提问。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温州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当前,温州正全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市域样板,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全市各领域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有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正武,市民政局副局长曹丹艳,请他们围绕“构建民政服务体系 擦亮民生共富底色”这个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先请胡正武局长做介绍。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胡正武: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近年来,全市民政部门准确把握“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总体要求,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关于推进共同富裕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聚焦解决困难群众、“一老一小”急难愁盼问题,探索构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持续推进老年友好城市建设,积极构建新型慈善体系,施行《温州市居家养老服务促进条例》《关于进一步帮扶特殊群体推进共同富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建设的实施意见》等共富政策,高水平打造“颐养温州”“真爱到家”“大爱温州”等特色民生品牌,在推动我市打造共同富裕市域样板建设中取得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聚力“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改革”,织密“真爱到家”民生保障网。一是强化兜底保障工作。不断健全完善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围绕困难群众等12类特殊群体,协同制定了《关于聚焦共同富裕进一步关怀帮扶弱势群体的若干政策意见》,进一步完善我市困难群众“部分收入免计”等政策,通过“免费发放就业培训券”激发困难群众就业创业的积极性。实行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全市年低保标准达到12420元,增长幅度达到16.81%,发放民政救助资金10.18亿元,着力保障我市14.09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二是启动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集成改革工作。聚焦“众扶、促强、共富”核心内容,出台《关于推进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集成改革的实施意见》等4个制度文件,明确共富背景下的低收入家庭范围,清单式列出31项共性帮扶政策举措。线上贯通“浙有众扶”、市利民补助“一键达”等帮扶救助类应用,创新打造“综合帮扶在线”应用,实现“精准画像”低收入家庭“智能匹配”帮扶物资“一户一策”落实帮扶举措。三是推动县乡级“助联体”建设。以“真爱到家助联体”为载体,统筹联动政府、市场、社会等救助帮扶资源,整合慈善、社工、志愿者等多方力量,不断创新“物质+服务”模式,提升温暖救助水平,为困难群众提供就业创业扶持、适老化改造、青少年扶志、医疗巡诊等专项服务。目前,我市县级助联体已实现全覆盖,建成乡镇级“助联体”99个,村居(社区)助联体服务点1076个。

二、描绘“颐养温州”幸福图景,稳步推进老年友好城市建设。一是强化养老服务体系顶层设计。颁布首部居家养老地方性法规《温州市居家养老服务促进条例》;率先全省出台《关于高水平建设老年友好城市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政策;先后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多项政策文件强化养老服务体系设计。二是抓实养老民生实事工作推进。全市新增936张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1187人,建成12个智慧养老院,191家镇(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配备无感服务智能终端,为2000户高龄独居失能老年人家庭安装居家安全守护监测设备,累计打造600余家老年食堂,日均服务2.28万人次,打造110家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及60个农村老人活动中心。三是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达32人,护理型床位占机构床位数达56%以上;完成全市168万名老年人自理能力筛查和11.5万名老年人专业能力评估;打造“幸福颐养”超市,平台在册老人3.38万人,已为1.8万人提供近3.8万小时养老服务。

三、汇聚“大爱温州”慈善合力,积极构建新型慈善体系。一是聚焦服务民生大局。回应困难群众的需求,近五年接收社会捐赠款物34.35亿元,惠及困难群众260万人次。募集疫情防控资金2.51亿元,防护服、口罩等物资350.28万件。募集2600万元设立“慈善医疗救助共富基金”,助力解决困难群众和高额费用患者的救急难事项。设立2568.61万元“邻里食堂餐补”专项基金,支持全市537个邻里食堂运营。二是聚焦现代慈善转型。汇聚慈善资源下沉社区,成立185家镇街公益慈善组织,1057个村居慈善工作站,148家社区“爱心驿站”和慈善超市,为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引入新力量。开展互联网募捐、线上扶贫产品义卖、直播带货等活动,促进慈善“线下”“线上”有机结合。创新“双委托、双受托” 架构,备案慈善信托16单,备案金额1377.5万元。三是聚焦慈善文化建设。“慈善一日捐”连续开展24年,共筹集善款12.27亿元。慈善地标“红日亭”迎来50岁生日,“兰小草”王珏15年匿名行善,10个单位、个人和项目获得历届“中华慈善奖”,20个获得第七届“浙江慈善奖”,城市志愿者服务指数全国第二,浙江城市慈善发展指数全省第二。

下步,全市民政部门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市委刚刚召开的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新时代共同富裕重要内涵和战略部署,以老年友好城市建设、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集成改革、现代社区建设、新型慈善体系打造等重点工作为主要抓手,答好新时代民政“共富卷”:

一是全域推进老年友好城市建设。高水平构建“友好养老服务、友好健康支持、友好社会保障、友好空间环境、友好社会参与”五大友好体系,累计打造33个老年友好镇街和150个老年友好村社,其中10个样板镇街和50个样板村社。建设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75个、老年食堂不少于300家,实现老年食堂长效运营,试点县域内老年食堂卡码脸通用。加快公办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新增养老机构床位6000张,新增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800张以上。

二是精细施策推进综合帮扶集成改革。完善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X”政策,指导各地积极探索当地特色和优势,发展专业化可持续服务项目。迭代升级“温州市综合帮扶在线”,完善“全面覆盖+精准画像”的动态数据库和供需研判匹配流程,新增教育帮扶等第二批场景。完善县级“助联体”载体服务功能,实现镇街级“助联体”和城乡社区服务点建设基本覆盖。统筹推进就业帮扶、医保纾困、产业帮扶、慈善帮扶,实施低收入家庭“1619”接续奋斗计划。

三是加快推进现代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配齐配强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实现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专职社区工作者达18人以上。加强社区服务资源、阵地、场景集聚,打造社区服务综合体50个以上、居民会客厅30个、地方特色现代社区50个,策划“一县一主题、一月一活动”社区“邻里节”活动。推进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试点、省级智慧社区试点、省级社会治理与服务创新实验区、龙港新型城镇化社区建设等工作,打造现代社区“温州样板”。

四是全力打造“大爱温州”现代新型慈善体系。贯彻落实《关于发挥慈善作用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建设的行动方案(2023-2025年)》,深入实施“慈善倍增、慈善促富、慈善惠民、慈善向阳、慈善文化”五大行动。推动慈善智慧化,推广“慈善积分兑换”和“汇聚慈善力量”数字化应用场景,依托“浙里有善”实现社会慈善资源精准链接低收入群体帮扶需求。大力发展慈善信托,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运用慈善信托方式参与扶贫济困等慈善活动,为慈善事业添加新动力。创建一批慈善载体,形成各具特色、内涵丰富、人人可参与的便利慈善平台。

未来,温州民政部门将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竭力打造高水平、高效能、高品质的民政服务体系,用心用情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切实增强我市共同富裕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谢谢!

主持人:谢谢胡局长,下面开始提问。

浙江日报记者:日前,我市出台的《关于发挥慈善作用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建设的行动方案(2023-2025年)》,围绕发挥慈善作用,主要提出了哪些举措?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胡正武:谢谢提问。中央高度重视慈善事业发展和第三次分配作用的发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市出台《关于发挥慈善作用 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建设的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务实举措,是更好发挥公益慈善作为第三次分配主渠道作用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我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是事关发挥慈善作用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建设的全局工程。

《行动方案》共提出具体的工作举措5项,每项举措都明确了具体的工作目标、推进措施、完成时间和牵头部门。

一、总体要求

到2025年,全市登记认定慈善组织突破260家,其中社区发展基金会50家。社会捐赠款物总额突破15亿元,慈善信托资金规模突破1亿元,慈善捐赠款物与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达到0.16%。每万人拥有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24人,城乡社区志愿服务站点覆盖率100%。

二、重点任务

一是实施“守正创新、强基赋能”的慈善倍增行动。支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鼓励和支持在外温商、商会以及温籍侨胞在温设立基金(会)。大力发展慈善信托,积极探索慈善信托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发展互联网慈善,开发运营互联网募捐平台。

二是实施“全域全龄、造血增收”的慈善促富行动。建立低收入群体慈善帮扶机制,开展全龄友好慈善项目,通过“农村造血型帮扶基地”带动农户创业增收。引导慈善资金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吸纳低收入家庭就业公益性岗位。

三是实施“优质可及、联动融合”的慈善惠民行动。加快慈善组织培育发展,提供更多贴近民生需求的公益慈善服务。成立社区(村)发展基金会,开展“一老一小”关爱等工作。促进慈善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提高城乡社区志愿服务站点覆盖率。

四是实施“开放共享、监督有力”的慈善向阳行动。建立信息公开与共享机制,开展慈善组织信息公开标准化建设工作,将每年的8月8日定为慈善组织公众开放日。加强政府部门对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的监督检查,强化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监督。

五是实施“崇善行善、向上向善”的慈善文化行动。传承弘扬温州慈善文化,营造人人慈善氛围,全面打响“大爱城市、诚信社会、道德高地”的温州城市品牌。健全慈善褒扬激励机制,依法依规对在我市慈善事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集体和项目给予褒扬。

下步,全市慈善工作将深入实施“五大行动”,在谋划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大棋盘”上精准落子,守正创新、踔厉奋发,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进慈善助力共同富裕之路走得更稳、更好、更远。

温州新闻联播记者:低收入群体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人群,请问我市针对低收入家庭帮扶,有哪些具体举措和增收对策?

市民政局副局长  曹丹艳:谢谢提问。聚焦低收入家庭定义不清、帮扶模式亟需转型和政策资源“碎片化”等问题,我市率先探索开展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集成改革工作,促进帮扶资源与人的高效精准对接,推动低收入家庭摆脱生活困境并实现融入发展。我们主要开展了这几方面工作:

一是推动政策精准供给。创新划定我市相对低收入家庭范围(收入条件为我市低保标准3倍以内且符合规定财产条件的家庭),制定出台《关于推进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集成改革的实施意见》等4个配套政策文件,其中《温州市相对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工作指引(试行)》清单式列出31项帮扶工作指引。同时,要求以县为单位,出台个性版综合帮扶政策,将分散在各地各部门的帮扶救助类政策进行全面梳理整合,通过数据碰撞,实现供需两端自动精准匹配,为低收入家庭制定“一户一策”突出造血功能的个性化帮扶方案,争取既帮到点上又扶到心里。目前,瓯海、乐清两地已出台综合帮扶规范性文件,其他县(市、区)均已完成意见征集。

二是建设综合帮扶应用。上线温州市“综合帮扶在线”1.0版,对相对低收入家庭开展精准画像、监测预警和供需智能匹配,上线“就业帮扶”“产业增收”“社会力量帮扶”“慈善帮扶”等场景,推进社会资源项目化、清单化管理,实现帮扶工作更智慧、更精确、更温暖、更可持续。市民朋友可以在“浙里办”APP搜索“综合帮扶在线”了解相关信息,有困难的群众也可以根据应用提示提交“相对低收入家庭”申请。届时,我们将经过核对,由街镇“助联体”和网格工作人员协助困难群众进行申报录入,并在应用平台上完成相关资源与困难群众需求的匹配,完成困难群众帮扶。

三是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在开发线上系统的同时,线下同步推进县、乡两级“助联体”实体化建设。“助联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途径,大力引导社会力量、社工、志愿者等力量充实基层服务队伍,并设立针对性帮扶项目、开设帮扶专场,有效提升基层对低收入家庭主动发现、综合帮扶的能力。目前,各县(市、区)均已完成县级“助联体”实体化建设,已整合79家社会组织、87个帮扶项目开展常态化帮扶工作。我们也会根据困难群众需求排摸情况,动态增加社会组织,增设帮扶项目,更加广泛开展帮扶工作。

下步,我们还将坚持需求导向,根据我市相对低收入家庭高频、共性需求,启动“1619”接续奋斗计划,持续深化就业、教育等应用场景开发,争取省、市各类帮扶资源下沉,争取早日构建形成整体智治、多跨协同的相对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新格局,切实推动我市综合帮扶工作从兜底型向发展型转变。

主持人:谢谢,由于时间关系,提问就到这里,再次感谢今天的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