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2021年工作总结 | ||||
|
||||
2021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锚定“五大新坐标”、开创“十个新局面”主题主线,勇争先、强执行、开新局,围绕“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这一目标,深入推进思想政治、退役安置、就业创业、双拥共建、抚恤优待、基层基础、军休服务、军供保障八个重点,强化干部队伍这一保障,取得了扎实成效。 一、党委政府领导进一步加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将退役军人工作纳入市对县(市、区)考核考绩,1000分中占10分,党管武装40分中双拥工作占6分。召开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和市双拥领导小组会议,总结前阶段工作成效,提出下阶段工作计划安排,审议通过2021年工作要点建议、温州市退役军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局党组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退役军人工作会议等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和市双拥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信息得到市委书记刘小涛批示肯定。各地党委政府也陆续召开党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双拥领导小组会议,全面发动两个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为退役军人办实事。 二、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切入点,积极打造“红色永驻”老兵宣讲团,“老兵心向党”微朗诵专栏,邀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红色讲堂”讲师送党史、军史、温州发展史进部队、进社区、进学校,开展红色故事宣讲320场次、受众1.6万人次。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暨“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向34位党龄超过50年的老党员代表颁发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我局共61位)。开展“我为烈士寻亲”活动,通过今日头条推送烈士寻亲信息75条,为退役军人事务部“帮100位烈士寻亲”之一的宁波籍烈士陈文杰寻找到了亲人。开展“我为烈士尽孝”,组织第一批32名烈士遗属参加健康疗养,为全市855名烈属遗属发放节日问候卡。启动关爱失散老红军系列活动,定期上门开展走访慰问,组织全科医生入户为他们开展全面体检等。相关工作得到党史学习教育中央第五指导组高度肯定。 三、数字化改革亮点纷呈。紧扣退役军人工作决策科学化、管理精准化、服务高效化的目标要求,全市8000多名基层服务工作者加入管理系统,对全市15.7万名退役军人实现精准画像,形成覆盖全市、统筹利用、统一接入的数据共享大平台,实现数据赋能、基层智治、数据智办。从“数据分析”到“智能数据”转变,通过医保数据共享,为7000余名重点优抚对象提供救助补助“一站式”结算服务;采取平台精准告知、线下上门办理的方式,为全市60周岁以上农村退役军人办理生活补助;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依托市智能水表监测和门磁感应设备,为困难退役军人服务对象提供生命健康感知服务。从“数据管理”到“基层智治”转变,按照全国示范型服务站建设标准构建虚拟“云服务站”,通过后端场景的构建,为服务对象提供就业岗位推介、政策法规查询、双拥网点地图、业务申请等掌上服务。同时,通过后台汇总相关部门退役军人患病、亡故、失业、断保、经商等情况,自动发送指令“指挥”服务站工作人员开展线下走访帮扶,并使用浙政钉“关爱一点通”上传工作情况,现已生成指令79.7万条,组织线上联系、线下走访69.9万次,帮扶人员17682人次。从“数据应用”向“数据智办”转变,依托便民利民“一键达”系统的多跨应用场景,全年可通过“一键达”系统支出优抚资金约5.13亿元。有关做法在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数字化改革现场推进会作典型发言,得到省厅高度肯定。 四、移交安置扎实有效。全面完成转业军官、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安置质量全省前列。出台《温州市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有关问题补充规定》,落实转业军官随迁子女就学入学,切实解决退役军人“后院”“后代”问题。持续推进“十百千万”提质增效暨“四百行动”,全市组织89场次各类招聘会和培训会,建立就业创业孵化平台32家,根据高校专业特点建立就业创业孵化基地14家,累计定向招录优秀退役军人进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干部职工、社会工作者队伍345名,培训村“两委”2175人,累计开展退役军人培训11549人。加快推进部分退役士兵养老保险缴费“清零”工作。与11家在温金融机构合作,累计面向退役军人发放贷款4.3亿元。发行温州军人优待卡2.2万张,实现“一贵十免三优”优惠优待。主动对接税务部门,为全市招用退役士兵企业、从事个体经营退役士兵减免税费1421.56万元。建立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金自然增长机制。开展特殊困难转业军官排查慰问工作。联动温州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促进会、退役军人导师团,帮扶退役军人创业296人,服务军创企业130家,开展就业创业座谈会129场,培训孵化创业团队130家。举办永不落幕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招聘会,保持全年常态化招聘。成功举办温州市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严格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122位军休干部完成“浙军休”App安装注册,探索具有温州特色的智慧军休服务管理应用产品。 五、思想引领持续开展。创新优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通过省厅初审“全国示范型”服务站1622个,创成“省级枫桥式”服务中心(站)324个、创成数全省第一。认真做好首批107家非公企业退役军人服务站提质增效,建成全省首家高校退役军人服务站,164个乡镇服务站、2461个村社服务站实行“轮值站长”制度,建立各级志愿服务队伍3156支、退役军人志愿者1.09万人,全力打造温州“瓯越老兵”志愿服务品牌。深入开展“最美温州人·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等选树宣传活动。加大立功送喜报、清明祭英烈、退役军人典型事迹等方面宣传,今年以来全市共悬挂光荣牌1666个、送喜报303份,《退役军人徒手端起冒火油锅》等在中国退役军人、中国国防报、浙江日报等媒体播报。召开“老兵永远跟党走”退役军人主题访谈活动,创刊《温州老兵》杂志,并向退役军人推送5000份。出台《关于加强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工作的实施办法》,建立全市困难退役军人和“三属”生活困难帮扶援助机制,对1457名困难退役军人和“三属”实施定期走访关爱。 六、双拥共建稳步推进。建立完善“双清单”、区域协调、军地合署办公等各项机制,市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开展“八一”拥军慰问活动,为驻温部队送上价值近700万元的慰问物资。升级打造双拥共建示范单位暨拥军联盟1200家、双拥示范街(路)14条、双拥教育示范基地54个、双拥共建示范公交线1条,造浓“百镇千店齐拥军”氛围。深入开展“我为烈士寻亲”“我为烈士尽孝”“我为烈士祭扫”“英烈故事编撰”“守护英烈纪念设施”五大行动,认真开展烈士设施排查摸底,建立温州市烈士纪念设施管理工作机制,拨付2462万元资金修缮990处(个)烈士纪念设施,对其中574处烈士纪念设施实行分级定级保护管理。过路部队即来即保障的军供保障任务有力有序落实,安排280万财政资金用于改善温州军供站基础设施,切实完善军供应急保障预案,提升保障服务水平,顺利通过全国第三轮重点站考核。 七、干部素质全面提升。广泛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办百家事、结百家亲”五百结亲三服务活动。在全市聘任37名退役军人为退役军人工作监督员并开展第一次分片监督工作,通过社会力量助力退役军人工作持续推进。全力完成温州市退役军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全面做好市委巡察反馈的11个38项问题整改。深入推进“五强化、促双建”活动,全力打造“模范机关”“清廉机关”。根据部、省厅要求与新疆第一师阿拉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达成线上线下培训、困难帮扶援助、就业创业落实等“九个一批”共识,援助资金60万元。为全市各县市区局班子成员和局机关处室中层开展为期五天的退役军人事务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全员开展军事素质综合能力提升。 2022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上级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敬的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目标,以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让退役军人获得感成色更足”为主线,以落实“十四五”规划为牵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接续推进“法律政策落实年”活动,深入推进“五聚焦五个走在前”年度重点工作(聚焦拥军支前、深化双拥共建走在前,聚焦基层基础、保障体系建设走在前,聚焦思想引领、营造崇军氛围走在前,聚焦抚恤优待、实现精准帮扶走在前,聚焦创新集成、推进数字化改革走在前),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推动退役军人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