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温州 > 图片信息
永嘉岩上:“宿”造乡村美好未来
发布日期: 2022- 05- 19 09: 32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都市报 字体:[ ]

“家里原本空着的房间租给旅投做民宿,一年能有3万多元租金。”在永嘉县鹤盛镇岩上村采访时,村民谢老伯高兴地告诉记者。

岩上村,凭借地理位置、旅游资源,2018年的时候就做起了民宿生意。在永嘉县旅游发展路径的指引下,岩上村从原先的经济薄弱村变成了现在的知名民宿村。今年早些时候,我省公布第一批100个未来乡村建设试点名单,我市13个村榜上有名,岩上村系永嘉县唯一。接下来,该村将继续凭借自身优势,根据鹤盛镇发展旅游的新思路,走向崭新的未来。

集群抱团 走好民宿这步棋

说到永嘉民宿,很多人都知道“君兰”系列民宿,但很少有人知道第一家“君兰”就开在岩上村。早在2018年,该村就有18家民宿,238个客房,409张床位,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管理,该村民宿产业缺乏市场竞争力。2019年,在永嘉县委“12310”旅游发展路径的指引下,在县委统战部的牵头下,该村发展以“石上清流”为引领的精品民宿,并充分发挥民宿产业的集群效应,与永嘉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下简称永嘉旅投)等合作,创新“平台+村集体+业主”订单管理分派模式,使得原本低小散、单打独斗的民宿经营模式逐渐转变为集群抱团式经营模式。

“我们村浅蓝色外墙的,都是旅投‘石上清流’品牌的民宿。”村民谢老伯告诉记者,自己家二楼三楼都租给了永嘉旅投。

村民谢纯庭利用自家房子开了“美庭民宿”,“这家民宿是我跟几个兄弟一起合伙开的,一共20来个客房,平时就是我老婆一个人打理。”他告诉记者,2019年,把房子改造成了民宿,几年下来经营得不错,去年收入10万元左右。

做好服务 围绕民宿谋发展

“我们就一直想着,怎么样能吸引更多游客,只有人来了,才能把他们留下来,住下来。”岩上村村支书谢向中早些年一直在外面打拼,如今他一门心思想着怎么能让家乡发展得更好。

该村练好“引”字诀,以“旅游+体育”“旅游+教育”“旅游+文化”等模式,积极承办“美丽中国”全国门球大赛(永嘉站)、乡村振兴高峰论坛、高校写生等重大活动,每年实现固定游客数超15万人次,全面提升岩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休息天找块空地搭个帐篷或者天幕,三五好友坐下来聊聊天喝喝茶吃吃烧烤,这样的游玩模式在今年突然火爆起来。岩上村抓住这一商机,吸引游客搭帐篷。可是谢向中发现,露营的人大部分都会烧烤,而烧烤垃圾会破坏环境,怎么办?堵不如疏。经村委会商议,计划在村里开辟一块区域,专门供游客烧烤,以此带来更多客源。

“住在这里的游客到了晚上,都没什么娱乐项目的。为此,我们还计划推出夜宵以及夜间娱乐项目,让游客能玩得更加尽兴。”谢向中说。

以点带面 让全镇都成为“未来乡村”

“‘未来乡村’是个漫长的过程,‘未来’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逐渐丰富。在我看来,所谓‘未来乡村’,就是能在乡村享受到城市里的高品质服务,但是环境又比城里要好。”这是鹤盛镇副镇长陈琦对于“未来乡村”的思考。

陈琦说,岩上村地理位置优越,到龙湾潭景区3分钟车程,到石桅岩8分钟,到“岭上人家”也只要15分钟,而从枫林高速口下来到岩上,也不到半小时。

“鉴于岩上村的地理位置,我们第一个把岩上打造成未来乡村示范村,接下来,我们定下了‘吃在岭上,住在岩上,玩在山上’的发展目标。在浙北,未来乡村是集中型的,而在我们这里,未来乡村应该是辐射型的。”陈琦表示,在未来乡村创建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由于体量不够,一些配套设施建成后使用率不高,造成资源浪费等。鹤盛的做法就是要做成辐射型未来乡村,做好资源整合,由点向面扩张,让全镇都成为“未来乡村”。

专家论未来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现代农业规划设计院副院长胡春

岩上村围绕民宿产业集群抱团经营的模式值得借鉴。特别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单体民宿力量有限,依靠“单打独斗”打造公共配套业态、提升民宿品质,不仅投入大、见效慢,也容易陷入“各为其事”的无序境地,唯有“抱团取暖”才能凝聚提档升级的合力。村内几家民宿集群成立民宿联盟,不只是地理空间的聚集,更是产业共生关系。他们统一品牌、统一服务、统一营销,可实现文旅产业上下链条联动,从食、宿、行等多方面构建完整的生态文旅闭环。这样村庄将争取到更多政策、资金支持,让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项目布局上也更加合理。

岩上村抢抓机遇红利,从“乡村旅游潮”到“精致露营潮”,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下一步凭借毗邻国家级森林公园龙湾潭景区、局部负氧离子高达10万个/立方厘米的生态优势,应积极探索发展森林旅游、生态康养产业。同时作为2021年温州市数字化场景先行村,围绕“岩上民宿”品牌,数字化赋能加速打造“康养+”健康民宿,将森林旅游、生态康养与现有的民宿产业联动,以期成为岩上的重要增长点。(记者 蔡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