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网络问政 > 新闻发布会
2021年温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 2022- 05- 30 19: 43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字体:[ ]

一、发布主题

通报2021年温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基本状况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成效

二、发布时间

2022年5月30日(星期一)15:00

三、发布地点

市人民大会堂 202会议室(新闻发布厅)

四、发布人

市生态环境局党委书记、局长  潘黄星

市生态环境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林朝辉

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专员  黄晓忠            

五、主持人

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陈靓秋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温州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2021年温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有关情况,在“六·五”世界环境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邀请到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潘黄星、副局长林朝辉,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专员黄晓忠,请他们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首先,请潘局长介绍有关情况。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潘黄星: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2021年,温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提升良好环境普惠度,推进形成全域共富大美格局为主线,奋力拼搏、锐意进取,交出了生态环境靓丽成绩单。

现发布《2021年温州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介绍了2021年度温州市各环境要素的质量状况及所采取的环境保护主要措施,下面向大家简要介绍《公报》的主要内容。

一、2021年温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基本状况

(一)淡水环境:2021年全市共有77个市控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监测结果显示,Ⅰ~Ⅲ类水质断面56个(Ⅰ类8个、Ⅱ类28个、Ⅲ类20个),占72.7%;Ⅳ类水质断面17个,占22.1%;Ⅴ类水质断面4个,占5.2%;无劣Ⅴ类水质断面。与2020年相比,全市Ⅰ~Ⅲ类水质断面占比增加了5.2个百分点;Ⅳ类水质断面占比持平;Ⅴ类水质断面占比减少5.2个百分点。总体水质比上年有所改善。三大水系水质为优,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保持100%达标。

(二)海洋环境:2021年春季、夏季、秋季,在全市近岸海域开展了3个航次海水质量监测。海水质量夏季最好,秋季其次,春季最差,远岸优于近岸。以3个监测季的水质面积平均值评价,我市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水质占比为64.1%,高出全省平均值17.6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一。

(三)大气环境:2021年温州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8.9%,比2020年提高1.9个百分点,列全省第3。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25微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达省定考核高线要求。臭氧浓度126微克/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14微克/立方米,降幅全省第一。市区及各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国家二级标准。全年未出现中度、重度污染天气。

(四)声环境:2021年温州市区昼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5.2分贝,等级为三级(一般);昼间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67.8分贝,等级为一级(好)。

(五)固体废物管理:2021年全市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处置率为99.86%,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为98.13%,医疗废物无害化集中处置率为10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全市固体废物管理情况良好。

(六)辐射环境:2021年全市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环境γ辐射、空气、饮用水、近岸海水及生物、土壤等环境电离辐射水平基本保持稳定;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无明显变化。

二、近年来主要工作成效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和努力下,温州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趋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明显增强,绿色发展的底蕴逐步夯实,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明显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市区空气优良率较2016年提升了7.7个百分点,PM2.5浓度下降了34.2%;省控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Ⅰ-Ⅲ类比例由2016年的70.8%提升至93.8%,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瓯江、飞云江干流水系水质连续5年均为优;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持100%稳定达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达到64.1%,位居全省第一。

二是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有效解决。近年来,我们经历了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督查、省委生态环保督察、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等一系列重大考验,先后组织开展了重污染行业整治、燃煤锅炉淘汰、老旧车淘汰和柴油货车专项整治、黑臭水体和劣五类断面整治、入河入海排污口整治、零直排区建设、地下管网2个三年计划、工业固废和危废整治、十大绿色创建等专项工作。先后自查自纠化解问题近5000个,重大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环保基础设施短板基本补齐。我们连续谋划推进两轮环保基础设施提升行动,第一轮生态环保基础设施提升三年行动全面完成,实施项目86个,投入资金194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136%)。先后建成了一批固废危废、污泥污水处置项目,处置能力基本满足需求;健全了空气、水、土壤、噪音等监测网络,监测能力不断提升;推进数字环保新基建,开展企业工况监控系统建设,迭代升级“美丽温州云管家”,数字化能力有效增强。基本形成了“适度竞争、适度超前”的环保基础设施格局。

四是美丽示范创建成果显著。我们持续推进美丽温州建设,筑牢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争创新时代温州生态文明建设新优势,绿色发展水平位居全省第二,生态满意度实现12年连续提升。泰顺、永嘉、鹿城创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洞头、文成获评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乐清等六个县(市、区)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美丽示范创建的细胞工程落地生根,先后建成42个美丽温州建设提升工程;累计创成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8个,市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45个。

五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亮点突出。近年来,我们深化环评改革为4.1万家工业企业补办手续,环评率从15%提升至100%,获评“温州市首届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开展“环保管家”改革,为园区企业提供监测、监理、设施运营等一体化环保服务,基本实现了环保园区全覆盖;开展环保中介机构规范化管理改革,构建了“1+X”管理模式,专家库建设、信息化平台、行业自律公约等进一步完善,推动中介市场进一步规范;开展小微危废收运体系改革,为企业解决小微危废收运难题,给全省提供了优秀经验;率全省之先开展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试点,大南街道的试点工作得到了中华环保基金会,中央电视台和省生态环境厅的高度肯定。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广大市民朋友们,过几天就是6·5世界环境日了,今年又恰逢第一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50周年,我国将“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为6·5环境日的主题,旨在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促进全社会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在共建美丽中国的同时,进一步体现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作用。希望我们能携手共进,守望相助,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先行,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共同打造美丽中国的温州样板。

主持人:谢谢潘局,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新闻机构。

温州新闻综合广播记者:我了解到,今年温州市要创成省级无废城市,请问目前进展如何?

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专员  黄晓忠:在回答问题之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温州市已入选国家级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全国有100个城市,温州是其中一个。省级无废城市是2020年开始全面启动创建的,到目前已经取得了明显阶段性成效。省级“无废城市”建设指标38个,已达标37个,由10项核心指标构成的“无废指数”目前居全省第三;20个工程建设项目建成投用;创成第一批494个“无废细胞”;鹿城区、龙湾区创成第一批无废城市,今年温州市争取全域创成省级无废城市。下一步的工作主要是抓“四大体系”建设:

(一)五废共治体系建设。7月底要出台温州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推进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含医废)、生活垃圾(含废塑料)、建筑垃圾、农业废弃物等五废共治攻坚战。

(二)指标设施体系建设。指标方面,加大对未达标和易反复的指标的攻坚。项目方面,紧盯剩余14个工程项目加快建成投用。

(三)工作推进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10项工作机制,健全政府主导、部门齐抓共管、企业主体、市民参与的创建格局。

(四)宣传教育体系建设。打造一批具有温州特色的亮点品牌。开展第二批7大类522个无废细胞创建,推动创建工作向社会各界延伸,不断提高公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我们呼吁每个普通市民都参与到无废城市建设之中,有些工作是举手之劳,比如参与疫情防控、生活垃圾分类、拒绝过度包装、废旧物品回收利用,这些行为都是参与和支持无废城市建设。 

中国网记者:我比较关心建筑工地环境整治方面的问题,想了解下我市今年有无专门针对建筑工地的整治行动,具体将如何开展?

市生态环境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林朝辉:谢谢你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因为建筑工地涉及到废水、扬尘、泥浆、噪声等很多污染因素,对周边环境影响大,环境整治工作难度也很大,所以我们今年把建筑工地环境整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一项民生工程,紧盯不放,大力推进。上半年,已经立案查处建筑工地各类违法行为1213件,责令整改171起,对全市203个反面典型案例进行了公开曝光,函告提醒8个扬尘问题较为集中的县(市、区),挂牌督办6个扬尘问题较突出的乡镇(街道),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打破监管壁垒,抓好联合督查。针对建筑工地管理涉及多部门的现状,我们将继续厘清监管执法职责边界,共享监管执法信息,联合住建、执法等部门协调组建工作专班,持续开展建筑工地污染防治联合督查,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形成部门工作合力。

二、坚持“四个一律”,抓好日常监管。对未落实文明施工“六个必须”的项目一律责令停工;对情节严重或拒不整改的项目一律予以诚信扣分并约谈企业负责人;对涉嫌违法违规的项目一律顶格处罚;对执行消极、懈怠整改、屡教不改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一律予以暂停预售许可证。不断加强建筑工地监管,切实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三、紧盯重点难点,抓好专项行动。组织住建、执法等部门开展扬尘整治和车辆冲洗夜间巡查等专项行动,持续保持高压态势,用雷霆手段解决突出难题。

四、推动数字赋能,抓好精准管控。深入研究建筑工地相关环境指标标准,进一步用好在建工地扬尘监测和视频监控设备,布设激光雷达实时自动监测仪,对扬尘污染高值区域进行精准定位,及时对污染源现场进行处置。

五、加大曝光力度,抓好氛围营造。邀请新闻媒体和广大市民积极参与,通过多种传媒渠道对反面典型案例公开曝光,对整改成效突出的进行正面宣传,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为文明城市创建助力。

主持人:谢谢,由于时间关系,提问就到这里,再次感谢今天的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