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岸深度融合发展中贡献温州力量 | ||||
|
||||
近日,第八届两岸青年创客工作坊闭幕,来自两岸的90多位青年学子和老师们在思想碰撞中,创作出10组独具一格的工艺作品,获得了最佳创客奖等5项奖项。“两岸青年在同一个队里进行合作,可以互相交流,打消认同障碍。”参赛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台生刘家蓁说。 两岸青年创客工作坊自2014年以来已经连续举办7届,有来自两岸90余所高校,700余名青年创客、导师参加,成为一扇台湾地区青年“发现温州”的窗口,也是我市积极对台工作的缩影。浅浅一湾海峡阻隔不了温台两地共谋发展的热情。今年以来,我市对台经贸合作取得“开门红”,实现台湾头部食品企业落户温州“零的突破”,台升集团150亿元瓯江岛项目、85度C项目等正有序进行。 今年召开的全市对台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市将聚力实施两岸同心共富、“东引台资”提质增速、重点台资项目落地攻坚、温台特色文化交流深化拓展、台青创业体系优化提升等对台工作“十大工程”,为服务中央对台工作大局和我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幅温台两地携手奔共富的优美画卷,已然舒卷铺陈开来。 产业兴旺推动城市发展 在前不久举行的温州市2022年第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上,85度C连锁品牌首店引进项目顺利签约,该项目计划以“前店后厂”模式布局发展,未来将在温州开设10家以上门店,年销售额预计超6000万元。 像85度C这样,选择落户温州的知名台企还有很多。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提出的“东引台资”战略,以建设海峡两岸(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为载体,深入实施“两岸同心共富”“重点台资项目落地攻坚”“东引台资提质增效”三大工程,开展“惠台政策落实年”“满意在台企服务月”等系列活动,力促在“招大引强”中,实现温台融合发展再出新成果:旺旺集团“水神”生产基地项目落户文成县,实现台湾食品头部企业落户温州“零的突破”;东池集团与永嘉县联合投资5亿元联建农业综合体等项目;温州市台商协会与泰顺县“一诺农业”合作共拓农副产品产销渠道;台升集团与温州海经区管委会签订150亿元“瓯江岛.公园”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总投资5亿元的温州台商科技产业园顺利结顶…… 除了一个个“明星”项目的落地,海峡两岸(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的建设正不断夯实温州在生命健康、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产业基础。今年5月,国台办出台支持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12项举措,其中明确提出“支持浙江加强海峡两岸(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温州依托示范区创建海峡两岸大健康产业园”。为此,温州将打造海峡两岸大健康产业园核心载体,辐射带动温州生命健康小镇、中国眼谷小镇、基因药谷等高能级平台建设,以海经区为核心,努力构建海峡两岸大健康产业园“一核多点”总体格局,全力推进两岸高端医疗、健康管理、生物医药、医美康养等大健康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力争在2025年,大健康产业领域的台资企业数量达到100家,涉台项目总投资达到100亿元,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有竞争力、影响力的大健康特色产业集群。 壮大产业更要凝智慧。在2022浙江·台湾周温州专场活动中,主办方聘请专家组建两岸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智库、成立两岸大健康产教融合联盟,支持在温高校、行业协会与台商台企建立大健康产业合作机制,举办海峡两岸大健康产业发展论坛,邀请两岸专家学者围绕平台建设等内容为两岸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和优质项目合作建言献策。 优质举措助力安居乐业 “感觉在这边附近都挺方便的,这里解决了我们生活上的问题,我觉得非常贴心。”入住台青公寓的台湾青年王惟雅告诉记者,作为大学毕业初入职场的“萌新”,市台办的惠台政策减轻了她不少生活负担。 今年以来,市台办发动社会力量,携手温州宾馆行业协会,与瑞都酒店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许多像王惟雅这样的在温台湾青年提供优质的住宿服务,台青在前三个月可以免费入住,三个月之后还可以享受相应的补助。 温州台青创客坊负责人潘柏铨坦言,作为两岸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市台办的一系列举措为台青创客坊招引更多台湾青年到温州就业创业提供了便利和支持。 围绕建设“创新、服务、就业、文化、居住”五大新生态,温州正全域打造“台青筑梦家园”。“拎包式”入驻、“保姆式”的服务吸引了更多台青的创业热情,优秀创业项目频频落户,也让温州被他们称为“好近好亲好暖心的大陆创业城市”。优质的营商环境、贴心的惠台政策让台青频频青睐,也吸引着诸多台企的目光。 今年,两岸“水产业”龙头企业旺旺水神在文成建设“水神”设备生产线项目,给当地水经济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水神生产的消毒液,需要非常优质水源。根据我们调研了解,文成县境内飞云江水质优质,与我们的生产理念十分契合,因此选择将基地落地文成。”台湾旺旺集团水神事业部副总经理蔡旺庭表示,得益于省市台办以及文成县政府为该项目的落地提供了保姆式服务,项目仅用了四个月便顺利落地,他们将尽快生产出优质产品,助力文成经济发展。 市台办有关负责人说,作为温州全域打造“台青筑梦家园”和贯彻落实“东引台资”战略的重要举措,台湾旺旺集团与文成签约合作,能够进一步做强本地产业,也能吸引更多台胞台企来温投资兴业,对我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共创两岸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出台惠台政策90条,46条细则为台湾同胞在温投资、就业、创业、生活、学习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待遇,并建立惠台政策兑现专项资金,近3年兑现惠台政策补贴80余万元,惠及150多人次,贴心服务台胞台青。 深化交流增进两岸情谊 前不久,台湾大学生暑期实习实践月活动在世界温州人家园启动,来自浙江大学等18所高校的31名台湾青年将在温州度过一个月的实习时光。“我希望能够了解温州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台湾青年粘丽珊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来温实习,让自己的阅历更加丰富。 两岸青年是两岸命运共同体中最具青春创造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未来。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回信,勉励两岸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携手打拼。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引发在温台湾青年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作为当代青年,要更加坚定在大陆发展信心,为推进温台融合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近年来,温州以全域打造“台青筑梦家园”为目标,翻开台青工作新篇章。全国首创的“筑梦温州”台湾青年联谊会已在全国10大台青集聚城市建立分会,骨干会员500多名,有效联络台湾青年5000多人。连续举办多年的“筑梦温州”人才对接会、海峡青年创新创业季、台湾大学生暑期实习实践月等活动,吸引了大批台湾青年认识温州、了解温州。在2022浙江·台湾周温州专场活动中,主办方在对台经贸交流的基础上,举办温州首届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学术论坛(沙龙)、暑期研习营等系列活动,为两岸青年搭建创新创业交流平台,让他们在头脑风暴中激荡两岸发展的美好未来。 疫情突如其来,但两岸群众通过“云端”的方式让彼此情谊时刻浓郁。在鹿城,“首站进大陆”线上说明会成功召开,在温台青在线为想来温州创业工作的台青答难解惑;在泰顺和南投,“廊桥连心 春风送暖”扶老助困公益活动同步举行,两地以廊桥为媒,“云”上再话乡情。据了解,近年来,我市广泛开展温台两地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交流,举办各类交流活动超过300场次,参与台胞超过1万人次,已经形成了如两岸南怀瑾文化、两岸琦君文化、两岸半屏山文化、两岸妈祖信俗文化、两岸廊桥文化等为代表的“一县一品”重点交流项目,基层交流亮点纷呈,两岸基层民众往来交流频繁,吸引了更多台湾同胞来温就业、创业、学习和生活。 温州与台湾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商缘相通,是大陆离台湾空中航线距离最近的城市,是浙江对台交流合作的桥头堡。下一步,我市将以更高起点、更大范围、更强力度调动各方资源,着力打造要素最集聚、政策最灵活、投资最强劲的温台融合发展新环境。锚定“千年商港、幸福温州”,坚定扛起做强做大“全省第三极”使命担当,奋力谱写“两个先行”温州篇章,为打造共同富裕市域样板,加快两岸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作出温州贡献。(记者 林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