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专题 > “三农”服务 > 三农信息 > 农村信息
我市农业“双强”让乡村产业插上“金翅膀”
发布日期:2022-09-19 10:25:48浏览次数: 来源:温州日报 字体:[ ]

乐清市雁荡镇美丽田园。 

文成县桂山乡蔬菜育苗基地。

天井垟粮食生产功能区服务中心。

瑞安市华鑫禽业有限公司数字牧场。(本版图片由市农业农村局提供)

这是一组值得期待的数据,和一个个值得期待的场景:

在乐清浦岐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可提供水稻育秧、无人机植保、烘干仓储、大米加工销售、农资配送和农废回收等稻米全生命周期全链条服务;

温州成功培育国内第一个滩涂贝类新品种文蛤“科浙1号”、国内唯一泥蚶新品种“乐清湾1号”,撬动全省贝类养殖产量增长近10倍;

浙江省奶牛遗传改良与乳品质研究实验室建设,列入全省农业“双强”行动重点突破试点项目,目前已获得可用胚胎200余枚,预计年底前将诞生第一头“胚胎牛”……

温州“七山二水一分田”,农业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农业劳动生产率和亩均产出率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如何破解这一短板,为“两个先行”提供三农基础支撑,从而打开瓯越共同富裕密匙?科技强农、机械强农的农业“双强”实施,正在激发吾乡吾土全新活力。

创新致胜

科技夯实农业筋骨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如何让瓯越乡土收获更丰,农业需要强筋健骨,而科技是核心。

我市从源头开始,推陈出新,建设农业科创高地。聚力“种质保护+品种选育+平台服务”系统攻关,着力升级现代农业“新芯片”,围绕“科创园+实验室+研究院”平台搭建,着力培育科技创新“新引擎”。

一粒种子,连着土地产出,温州着力升级现代农业“新芯片”。

全面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农作物、畜禽和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持续推进,收集苍南糯、温州芥菜、白啄瓜等地方种质资源774份,确定首批市级农业“双强”种质资源库(圃)项目,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列入第一批省级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

并且大力度开展新品种选育,率全省之先成立市级农业新品种选育协作组项目和选育新品种奖励政策,水稻“泰两优217”、泥蚶“乐清湾1号”、花椰菜“瓯松90天”、金线莲“健君1号”等5个品种列入省主导品种名录。

同步开展农作物良种示范推广,高规格打造种业公共服务平台,成功主办第25届南方种业博览会和2022年番茄品种大会,温州种子种苗科技园和苍南番茄新品种展示范基地获评“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称号,充分展现全省花椰菜、番茄产业发展成效和农业“双强”技术应用新成果。

科技创新平台上,我市高水平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浙江温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科技部验收。我市实施的农业“双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推行“产业部门出题、科技部门接题、创新主体解题、市场主体验题”的项目闭环管理方式,实施种子种苗、现代农机装备、数字农业技术、高效生态种养殖和食品与加工保鲜等领域项目12个。

让科技惠及田间地头,我市全领域打造农业重点实验室,以“政府+市场”的投资模式整合3.2亿元资金,重点推进奶牛遗传改良与乳品质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目前全市已累计建设浙南作物育种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水环境与海洋生物资源保护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近岸水域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等6家涉农省级重点实验室。

温州多路径创建特色农业研究院,全面深化院地合作,与浙江省农科院、浙江大学等签订战略协作协议,成立温州瓯柑杨梅研究院、瓯海科创中心、永嘉技术转移中心、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大黄鱼分院和文成大健康研究院等联合研发平台。强化涉农企业科研平台建设,创建禾本绿色农药重点企业研究院、原野园林植物重点企业研究院等5家省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

因地制宜

重塑现代农业体系

科创激发农业内在潜力,农业“双强”也在重塑农业生产体系。

提高土地效益和产出,考验着如何加快重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推进农业数字化、科技化、机械化、绿色化、融合化。农业“双强”的温州探索,大有裨益,我市因地制宜加速探索宜机化改造、社会化服务、智慧农业、拓展产业发展。

温州多山地,机械强农,宜机化改造正当时。

我市积极开展特色化研发,如开展花椰菜收获机、番茄移栽机、糯米山药收获机、甘蔗收获机等地方特色产业农机研究开发。泰顺与星月集团联合研发的适用山区小型自走式插秧机已下线并进入省补贴目录;温州黑蜻蜓无人机生产企业率全国之先研制出油电混合高性能植保无人机,实现了小型农机自主研发新突破。

为提高农事服务效率,结合社会化服务,我市制订“一县一方案”“一业一策”,高标准建成乐清浦岐、瑞安穗博等农机综合服务中心,并突出“1+X”全生命周期服务,打造现代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泰顺建成全省首个茶产业的农机综合服务中心。

强化基础支撑,我市智慧农业“大脑”也在加速构建。全市系统推进农业农村数据仓建设,构建农业农村“时空一张图”。迭代升级数字应用,聚焦“三位一体”智农共富平台特色应用开发,重点打造“野趣玩”“农集市”“无忧贷”“一起购”“服务帮”“聚农惠”“农播会”“农保通”等特色应用,覆盖7000多家农业经营主体,初步实现涉农公共服务线上集成。落地浙农牧、浙农富裕、浙农粮、浙农优品、浙渔安等20个省厅应用场景。温州农业经营主体信用应用场景成功入选省委宣传部和省发改委联合评比的2022年信用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十大示范案例。

农业产业平台也在进一步夯实,瑞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验收,苍南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中期评估,共落地平阳南麂、乐清大荆、鹿城藤桥、瑞安马屿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4个,我市加速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市级田园综合体。

去年8月,浙江首次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召开大会,将“科技强农、机械强农”确立为农业现代化的抓手。今年9月16日,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会上公布我省一批重磅榜单,对我市的探索给予激励肯定,更赋予了新使命。

永嘉县、文成县入选浙江省农业“双强”行动“赛马”激励地区;乐清市西北部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入选2022年度十佳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温州市神鹿种业有限公司、浙江科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入选浙江省种业阵型企业;瑞安曹村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入选首批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创建单位。

全省16个农业“双强”重大签约项目中温州占2个。泰顺县农归巴预制菜产业园项目,计划投资4.8亿元,将打造50个示范农业基地、15万方的预制菜加工集聚区、2000家社区连锁店、3处云仓。文成县预制菜产业园项目,计划投资3.2亿元,建设生产线4条、淡水鱼工厂化养殖基地1个,标准化生产养殖原料供应基地和冷链集配系统。

温州着力拓展产业发展“新赛道”。今年7月,我市制订预制菜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谋定“一城十链百企千亿”发展蓝图,率全省之先建立“十个一”系统推进体系,重点发展米面制品、糯米山药、果蔬、大黄鱼、海藻制品、鱼糜制品、鸭舌、牛肉、瓯味小吃、调味品等预制菜产业链。争通过三年努力,推动预制菜产值超千亿元,打造成为全国预制菜产业名城。

“五个一批”

深化农业“双强”组合拳

为推进农业“双强”,我市先后制定出台《推进“双强行动”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关于支持农业“双强行动”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政策文件,每年统筹7350万元用于“双强”行动。我市加大对农业劳动效率等指标的考核力度,建立与用地指标、涉农资金安排“双挂钩”的“赛马”激励机制。

以质量、效率变革牵引农业现代化发展,温州在推进农业“双强”行动中取得了成效、尝到了甜头,但依然任重道远。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聚焦农业“双强”新跑道,深入开展农业“双强”行动,突出现代种业发展、农业科创平台打造、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农业“双强”项目招引和农业产业链条拓展,重点抓实抓细“五个一批”建设。

高要求培育一批特色优势种业。制订《温州市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聚焦籼稻、花椰菜、番茄、铁皮石斛、滩涂贝类等特色优势品种,实施“种质资源保护、科技创新攻坚、企业主体培育、保供能力提升、监管服务提升”五大行动,做大做强种业企业,高规格办好南方种业博览会。

高水平打造一批农业科创平台。进一步优化温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布局,加快构建“一园三区多基地”,打造领跑全省的农业创新驱动平台。结合县域农业产业特色,全力争取引进国内涉农高水平高校农业科研资源,合作建设高端农业研发创新平台,力争实现县域全覆盖。

高标准建设一批农事服务中心。建立健全农机“1+X”社会化服务体系,布局一批全生命周期农事服务中心。在省级农业“机器换人”农机服务中心、农艺农机融合示范基地和省级农机创新研究试验基地任务基础上,对照现代化高水平农事服务中心建设要求,合理规划布局,因缺补缺开展建设,力争涉农大县实现全覆盖。

高强度招引一批农业“双强”项目。聚焦农业产业平台建设,开展农业“双招双引”,谋划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积极开展项目对接、合作洽谈活动,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一批农业头部企业。同时,积极创建农业“标准地”改革试点县和试点乡镇,推动粮食生产功能区、高标准农田、农业“标准地”和农业“双强”项目有机融合。

高质量发展一批精深加工企业。瞄准预制菜跑道,加快科研攻关,开展农产品加工技术、健康食品研发和保鲜物流能力提升,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加快主体培育,推动小微企业升规、龙头企业上市、头部企业壮大。

农业现代化变革重塑,温州将持续深化农业“双强”行动,最终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乡村更美!(记者 金朝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