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温州 > 图片信息
我市打造现代化滨海花园城市
发布日期: 2022- 09- 08 10: 08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日报 字体:[ ]

瓯江路沿线高楼鳞次栉比,公园点缀其间,城市颜值越来越高。 (赵用 航拍)

新闻背景

从市区瓯江路自西向东望去,绿意盎然、简洁大气,瓯江路沿江景观带、上陡门浦公园、城市阳台等一个个景观节点彰显着这座城市特有的品位。

在今年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我市提出了沿瓯江发展轴集聚建设以滨江商务区和瓯江两岸沿线为重点的瓯江新城。今年4月,我市发布的《温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征求公众意见稿)中,也进一步明确了瓯江新城的地位。

该规划提出优化温州都市区空间格局,形成“一轴一带一区”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还提出了要建设具有瓯越灵韵的拥江滨海花园城市:瓯江沿线将打造具有历史底蕴和人文情感的生活水岸,重塑“山江共触、亮点纷呈”的城市天际线。

伴随着拥江发展战略的实施,瓯江两岸正成为温州大都市建设重要阵地。去年以来,我市在原有基础上积极谋划,高标准启动规划建设瓯江新城的“一核十片”,还将邀请国内外顶尖规划团队参与城市规划设计,对滨江CBD商务区等重点区块的城市设计和建筑风貌进行精雕细琢、严格把控,不断提升城市内涵和韵味。作为瓯江新城核心区,滨江商务区是温州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将打造集总部基地、商业购物、商务金融、星级酒店、会展文化、居住娱乐于一体的温州“陆家嘴”。

当城市发展战略确立,率先启动的是交通建设,以推进瓯江两岸一体化。投资达47.5亿元的府东路过江通道工程启动招标;作为温州城市北跨瓯江的重要标志,杭温铁路温州北站建设将全面铺开;全长约10.8公里的沿江快速路一期东段工程今年3月已开工建设……伴随着交通圈的日益完善,以滨江商务区为核心的瓯江南北两岸正加速融合。

加快建设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 幸福温州”,瓯江新城将成为今后我市彰显现代化城市形象的城市之窗。(记者 笑银)

专家观点

本期嘉宾 童宗煌

温州设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温州市城市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城市规划硕士、高级规划师

高标准打造中央活动区 引领更加自信的温州

瓯江作为“温州城”的母亲河,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轴带。以瓯江为轴,构建“一江两岸”拥江发展的“温州城”,是城市集聚发展的客观要求。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集聚建设以滨江商务区和瓯江两岸沿线为重点的瓯江新城”,从战略高度重新审视“一江两岸”拥江发展的重大意义。以瓯江为轴,通过瓯江新城的发展,拥江面海形成主城区和湾区城两个城区,瓯江作为城市发展轴又把两大区域连为一个更强的整体。而作为瓯江新城的核心区,滨江商务区应进一步跨江纳入七都岛、三江口等沿江核心区块形成“一核”的空间结构,中央活动区是其必然的功能定位。

中心在哪里,城市就在哪里。温州要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更需要在中央商务区的基础上衍生形成中央活动区(CAZ)。中央活动区是指不仅包含金融以及商业服务业,还具有旅游休闲、购物消费、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为一体的大型商旅文活动集聚区。中央活动区是一个城市的核心,把握了城市乃至更广泛地区的经济脉搏。温州要实现城市能级和城市首位度“双提升”,必然需要加快形成“温州城”的中央活动区,引领都市区一体化、市域一体化发展,并辐射带动更大区域的协同发展。

城市的发展,本质上是空间、产业、人口的集聚。打造“千年商港 幸福温州”,瓯江新城是其中重要的载体和举措。瓯江新城只有深耕“宜居宜游宜业”的内在价值,才能“城-人-产”联动,才能真正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充分利用滨水地区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深入谋划“城市定制”,打造全龄友好型城市社区,吸引各类人才集聚,建设“别具魅力的宜居城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加快形成高端服务集聚带、旅游休闲集聚带、数字产业集聚带,建设“别有机会的宜业城区”;构建优美的滨江景观带,突出山水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的融合,建设“别样精彩的宜游城区”。

开放的温州,更需要放眼世界的格局,要以“国际性滨水名城”为目标,进一步研究确定瓯江新城的整体城市空间形态,通过城市设计加强城市天际线的引导和城市界面的控制。从瓯江到温州湾,营造更加丰富多样空间意象的城市滨水区,努力打造“世界级滨水空间”,形成开放型经济优势和国际性窗口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