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温州 > 社会信息
市公用集团用无人机守护“温州的生命大动脉”
发布日期: 2023- 11- 16 09: 21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日报 字体:[ ]

随着“嗡”的一声机鸣,一架无人机在工作人员操作下迅速升空,按照设定的航线开始自主巡航。上下起落间,航拍画面实时回传至工作人员的电脑和手机,待返航降落后,可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近日,位于瑞安市高楼镇珊溪水利枢纽工程赵山渡水库上空,市公用集团珊溪公司使用无人机进行库区日常巡检作业,为企业运营降本增效。

“水库上下游长达五公里,以往巡检一次需要三个人加一辆车,至少花两个小时以上,现在无人机十分钟就可以完成,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和时间。”据市公用集团珊溪公司赵山渡电厂相关负责人介绍,赵山渡水库属于一级水源保护区,针对上游水库流域流量及垃圾监测、下游河道行洪隐患排查、电厂水工建筑物、库区上下游护坡和输电线路等重点区域,无人机以“天空视角”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空中巡航,同时,结合人工步巡,进行“空地联动”,扫除监管盲区,保障水质安全。

据介绍,在恶劣天气下,具备抗风性能的无人机可及时发现泥石流或森林火灾等安全隐患,而在水库泄洪前,其自带的高清远红外相机、热成像和广播喊话功能,还可对在下游游泳、钓鱼等人员直接进行喊话预警、驱离,切实保障上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汛期特殊时段,无人机可通过定制航点飞行,发现水库上游支流的来水情况,使电厂做到“少弃水 多发电”,增加发电效益。

珊溪水从赵山渡水库取水口到达千家万户,沿途需经过赵山渡引水渠系。引水渠系是珊溪水利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温州8个县(市、区)的供水任务,被称为“温州的生命大动脉”。在长达83.68公里的赵山渡引水渠系渡槽沿线,无人机同样可高效巡检渠系渡槽和两侧安全运行环境,并突破空间限制,抵达人工无法抵达的位置。“无人机‘飞上去’,能清晰地看到很小的排水口是否堵塞,以及屋面板裂缝等缺陷情况,方便及时处置。同时,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也降低了。”工作人员说道。

据赵山渡引水管理处水工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去年2月投用至今,已通过无人机巡检渠系渡槽20多次,巡检公里达200多公里;赵山渡电厂自今年9月正式通过无人机展开空中巡逻以来,已经巡逻30次,巡航距离达300公里。

下一步,珊溪公司将持续推广无人机技术的应用,提高库区巡查效率,降低巡查成本,以数字赋能库区管理和保护,助力绿色水电发展。(记者 包蓉蓉 通讯员 康宝 天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