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温州 > 社会信息
我市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
发布日期: 2023- 11- 03 09: 08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日报 字体:[ ]

金秋,山城泰顺竹里畲族乡,竹林苍翠,溪流清澈。从竹里村口出发,沿着竹里溪,在一众石桥、古树和景观小公园的间隙里,可与溪畔高颜值的竹里云溪精品民宿、竹里小馆咖啡馆和万兴农家乐等一一“照面”。

“以前,溪岸有土壤裸露,加之村民饲养家禽,溪水污浊。治理后,排涝灌溉更顺畅,村庄环境也更优美了。”据竹里畲族乡工作人员董传本介绍,乡里借机打响“生态游、风情游、农家游”主题乡村旅游品牌,发展农家乐和民宿产业,农家乐营业收入达到500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增长12%以上。

董传本所说的治理,是泰顺县自2018年开始实施的珊溪水库(泰顺畲乡)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竹里溪是流域境内的两条支流之一。“我们以农村水系、河岸整治为重点,通过治理经济林地、水土保持林、裸露面和实施绿化工程等设施,使山、水、田、林、路合理配置,实现生态旅游和清洁小流域治理双赢。”据泰顺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项目区域内水土保持率达98.53%,林草植被覆盖率和绿化质量也大大提高,森林覆盖率达到89%。2021年,该项目获评国家级生态清洁小流域示范工程。依托该项目,目前该县正深入打造生态共富清洁小流域。

泰顺畲乡生态清洁小流域赋能畲乡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案例,是我市水土保持工作不断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在飞云江西岸的文成县珊溪镇坦歧村,一个沿江而建的红色云江主题公园,与对岸的红色旅游景点刘英公园相呼应。雨水管网、绿化覆土和抚育管理等一系列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实施,既涵养了水分,又调节了区域小气候,还为周边百姓提供优美景观。

近年来,我市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即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有效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实施率和验收率;通过部、省、市三级卫星遥感监管结合责任追究把控人为水土流失,对全市1225个在建生产建设项目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加强跨部门协同监管,及时发现、精准判别、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注重水土保持工程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充分考虑民生需求,将人居环境改善、饮用水源保护、面源污染防治和美丽河湖建设等融入水土流失治理体系,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此外,积极探索开展水土流失图斑精确化治理新模式,并以乐清市为试点,对乐清市内550个水土流失图斑进行实地核查,详细记录图斑数据信息,为水土流失精准治理建立数据库。

目前,我市已连续五年在省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考核获得优秀。今年,温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任务为72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4平方公里。(记者 包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