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温州 > 县市区信息
瓯海“R&D”经费投入增幅全市第一
发布日期: 2023- 12- 15 10: 13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日报 字体:[ ]

如何评价一个地方的发展势能和竞争优势?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是一个重要观察指标。

近年来,瓯海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研发主体培育、强化研发活动督导、推进研发平台提升,研发强度实现了全面提升。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度全社会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3.68%,较上年提升0.36个百分点,增长量居全市第一。在全省创新深化大会上,瓯海区荣获“2022年度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称号。

企业创新当主角挑大梁

企业是创新主体,如何让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当主角、挑大梁”是关键。

瓯海区科技局深入实施“双倍增”“双迈进”行动计划,加快培育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将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纳入工业企业“亩均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发投入指标权重达8%,促进规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比例提升。同时,着力打造企业研发机构梯队,引导创新型领军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2022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0家,重新认定56家,培育市级研发机构36家、省级研发机构8家。

“去年开发项目11个,全部研发投入达到900万元以上,研发强度超过7.5%。”硕而博企业负责人介绍说,成为省级企业研究院对他们来说很不容易,功能型灯具产品是该公司最重要的产品,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该公司投入百万研发经费建设蚊虫实验室对产品进行试验,以保证产品质量,同时每年投入5%以上的营收作为研发费用开发产品。

推动无研发企业动态清零

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如何建立企业强化创新投入机制?瓯海区科技局成立工作专班,下设三个联络组,联合各镇街、瓯海经济开发区,对全区规上企业分片区开展研发活动业务辅导,督促企业完善研发制度,推进科技项目实施,加强研发费用归集,走访服务规上企业393家次。

许多规上企业由于对研发费用的归集不准确,导致研发费用为零,没有享受到政府科技政策的红利,温州深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以前不知道企业的立项科技项目都可以对研发费用进行归集,所以总是报不出研发费用数据来。”企业财务负责人说,一对一上门辅导后,公司财务人员加强了与技术部门的工作对接,建立健全的研发费用管理和核算机制,对企业涉及的科研项目逐项进行归集,并进一步明确设备折旧、研发人员工资等划分,预计企业今年研发费用能达到100万元。

2022年度规上工业企业中开展R&D活动企业比重达55.16%,全市位列第一,目前瓯海已实现5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机构动态清零。

科创平台不断释放新活力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充分考虑产业特点、区域发展和企业需求,瓯海区先后与高校共建中国基因药谷、上海大学温州研究院、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7所在瓯高校共上报研发费7.88亿元,增幅28.76%。

目前,越来越多科研院所、医疗机构进一步加大在技术、人才方面的投入。据悉,今年温州和平国际医院有限公司研发投入较上年增幅76%以上。“一方面在财务预算中设立科研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医疗科研项目,目前有8个科研项目,比上年增长一倍;另一方面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和科技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平国际医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加大研发投入经费的做法。

瓯海区科技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开展科技企业梯次培育工程和企业研发体系提升工程,引导创新主体加大产品研发,完善自主研发体系,加快研发机构升级,加强省市区联动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高水平建设“科教新区、山水瓯海”注入强劲的科创动能。(记者 周大正 通讯员 周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