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专题 > 历年两会 > 2023年温州两会【已归档】 > 两会动态
鹿城:聚焦创新驱动 放大发展优势
发布日期: 2023- 02- 16 09: 12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日报 字体:[ ]

“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应对变局,抢占新赛道、开辟新空间。” ——摘自2023年温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温州市鹿城区区长 张崇波

奋战2023年,鹿城将深入谋划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切实拿出“再燃激情、再展雄风,再创新辉煌、再谱新篇章”的主城担当,奋力建设首位城区、打造共富样板、争创先行示范。重点围绕“一条主线”“三大品质”“六大聚焦”实干争先。

一是坚持“一条主线”一贯到底。锚定高质量发展工作主线,以“省级高新区、省级经开区”两区联创为引领,聚力打造“瓯江科创港、瓯江金融港、瓯江数字港、瓯江总部港”,全力攻坚“营商环境大提标、发展空间大重塑、产业项目大招引、区域消费大升级、人才创新大集聚”,为奋进新征程注入强劲动能。

二是绘好“三大品质”一张蓝图。聚力提升产业品质,大力招引“高大上、链群配”项目,培育做大“鞋产业+数字经济+未来产业”现代产业体系;聚力提升城市品质,高标准打造瓯江新城核心区、历史文化街区、西部产业新城;聚力提升生活品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先行,持续擦亮“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金名片。

三是统筹“六大聚焦”一体推进。坚持蓄积优势、争创一流,聚焦“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城市提能、改革攻坚、民生优享、治理优化”六大方面抓落实求突破,奋力谱写更加精彩的中国式现代化鹿城篇章。

今年的春节档,一部《流浪地球2》引发了讨论热潮,电影中层出不穷的“硬科技”元素让观众大呼过瘾。回到现实,电影中展现的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科技要素,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比如去年鹿城区招商引资的“网红地”——七都国际未来科技岛上,目前已入驻的企业中就涵盖了这些领域。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创新已成为不少企业开辟新赛道,谋求发展活力的源动力。在前天开幕的政协第十届鹿城区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昨天开幕的鹿城区第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该区的代表、委员们对新一年的科技创新发展讨论热烈。

打造好科技创新平台,能够实现创新资源从“聚合”到“聚变”。去年,鹿城落地中科先进技术温州研究院、国家大院名校温州联合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4个,落户全国首家“科创中国”园区科技服务工作站。同时,鹿城还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和“双迈进”计划。去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9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4家。

鹿城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该区将继续聚焦创新驱动,计划将多个区域创新平台串珠成链,加快提升科创平台的能级,并实施科技企业森林计划,尤其是推进人才工程,营造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环境。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把‘金钥匙’,关键要不断激发科创主体活力,孵化更多科创企业成功上市。”鹿城政协委员叶爱义提出要通过实施高质量知识产权培育工程推动鹿城科创生态系统升级。她认为知识产权是科创企业的灵魂,鹿城要做好本土科创企业的知识产权金融化、股权化模式,发挥股权化作用,吸引院士、海外博士等高层次科研人员来温来鹿合作,并根据鹿城支柱产业特色,培育形成专利导航产业发展新模式。

这项建议与鹿城计划发挥创新生态“磁场效应”的目标相吻合。今年,鹿城计划建设温州科技大市场和技术成果交易中心,新增大院名校技术转移中心及机构 10家,科技成果转化100项以上。完善科技创新基金体系,设立科创子基金3支以上。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区)工作,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1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10亿元以上。

科创生态也离不开一方蕴积人才的“沃土”。今年,鹿城将提升优秀人才“引领效应”,计划引进领军型人才创业项目20个,新增博士、硕士300人以上。加快引进青年人才、高校优秀毕业生来鹿创新创业,新增大学生1.5万人、技能人才1万人以上。

对此,鹿城区人大代表、丰门街道党工委书记朱克针对本地传统制鞋产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传统制鞋产业要深入实施企业‘机器换人’、机联网、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节能化改造项目,推进鞋业生产线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他表示,还要建立海内外人才数据库及招才平台,支持企业创建省级重点企业设计院(研究院),引进国内外高端设计人才和团队,为全产业链提供人才智力支撑。以专家和专业优势为依托,加强研发、制造交流,凝聚共识,推进企业从“模仿设计”向“原创设计”跨越。(记者 沙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