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五大路径让产业链微笑更迷人 | ||||
|
||||
引导制造业企业向创意孵化、研发设计、售后服务等产业链两端延伸。记者从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中获悉,“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大力支持和引导领军型制造企业面向全行业提供市场调研、研发设计、工程总包和系统控制等服务,鼓励中小型制造企业承接专业制造业务,外包以生产性服务为主的非核心业务,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同时,引导服务业企业向制造环节拓展业务范围,实现服务产品化发展。 近年来我市制造企业加速“两业”融合步伐,从制造商向问题解决商转变,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如金龙自控公司通过技术引进、自主开发等方式逐步从单一提供产品成功转型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型油气采输装备制造企业。去年,全省第六批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项目)名单中,我市共19家企业(平台、项目)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一。 为推动区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重塑以电气、鞋业、服装、汽车零部件、泵阀五大特色优势制造业为主体的集群发展优势,接下来,我市将加快“两业”融合步伐,从数字化、柔性化、集成化、共享化和平台化这五大方面推进,大力发展研发设计、软件信息、商务会展、数字贸易、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6大重点生产性服务业,力争明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超过2200亿元,年均增速10%以上。 在数字化方面将提升企业研发设计、生产销售、采购分销、物流配送等全流程全链条数字化水平。柔性化方面将建设开放式个性化定制平台,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推进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柔性化改造,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定制和按需灵活生产。集成化方面将整合资源、延伸链条,发展咨询设计、制造采购、供应链管理、施工安装、系统集成、运维管理等一揽子服务,向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共享化方面将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生产设备、专用工具、生产线等制造资源的协作共享,实现生产能力、专业服务、创新资源和市场需求的柔性配置和高效协同。平台化方面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重构经营和商业模式, 拓展平台功能和服务,实现对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整合。 据悉,“十四五”期间我市将打造浙东南工业设计高地,重点发展与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密切相关的模具设计、鞋样设计、服装设计、包装设计等工业设计,全力构建形成完善的工业设计“生态链”;打造高能级科技服务中心,重点发展知识产权服务、研发孵化、检验检测、技术转移等科技服务,构建完善科技创新服务链。(记者 李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