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3-06-13 16:56浏览次数: 来源: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字体:[ ]

2022年,市政府办公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党代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有力保障了市政府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一、靠前作为,服务中心大局更加有力

一是统筹协调高效有力。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政府运转中枢的职责作用,积极推进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推动一批重点产业培育发展,促成一批重要改革事项走深走实,协调完成一批急难险重任务。二是以文辅政精准有力。推动出台一批事关温州发展全局的重要政策文件,如牵头制定《关于进一步帮扶特殊群体推进共同富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重大政策。完成重要课题研究10个,刊发《政府决策参考》45期,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52次。上报信息采用272篇,编报市级要情224期、专报96期,为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三是督查督办扎实有力。实行重点工作“清单化、闭环式”跟踪管理,健全完善“快督查、快反馈”工作机制,创新实施“五个当天一线督查法”,组织开展“6+1”专项督查。全年共办理督办类事项6000多个、按期办结率99%以上,省政府督查激励总数和设区市激励数均居全省第二位;35项省民生实事提前2个月完成,52项市民生实事提前1个月完成;承办督办全国、省、市“两会”建议提案1211件,答复率100%。

二、创新实干,重点专项工作出新出彩

一是“两个健康”创建走前列。有力统筹“一办八组”,推动2022年“两个健康”新清单100%落地,荣获浙江省改革突破金奖。制定实施全国首部“两个健康”地方性法规,50项创建重要制度成果、58项引领性改革举措向全国试点推广、浙江全域推广,温州在“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地级市第2。二是数字化改革出亮点。组建数字政府建设工作专班,全力推动34项数字政府重大改革(重大应用)贯通,其中10余项作为省级试点率先贯通,年度工作获省数字政府系统综合评价五星评价1次。持续推动64个地方特色应用建设,入选全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省数字政府优秀应用案例各3个,牵头的“惠企利民资金直达智控在线”获评2022年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三是反走私工作成样板。进一步迭代构建海上综合智治应用,同步推进海上综合智治应用省级标准化试点建设,初步实现“全域监测、智能预警、末端响应、多跨协同”的整体智治目标,在全国反走私智慧综治工作交流观摩会上作典型发言。四是口岸开放能级再提升。加快推进乐清湾港区正式开放申报工作;完成状元岙港区肉类、水果指定口岸监管场地改造;新开温州至东京、大阪、首尔、马尼拉全货机航线,开通温州至意大利罗马、米兰、印尼雅加达等国际客运航线,推进国际客运航线有序恢复;推动外贸航线达到11条,海港航线网络布局进一步优化。

三、质效并举,政务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一是办文办会提速提效。深化推行“一口三办”、上级来文即办、无纸化办公等制度举措,进一步巩固提升政府系统规范化建设水平。深化“定指标、定责任、定期通报,立项管理、分类管理、大数据管理”的“三定三管”举措,实施文件目标和配额管理制度,以精文减会助推工作“提质增效”。二是政务保障精细有序。制定《政务流程汇编(2022版》,进一步优化政务运行服务质量。搭建“调研助手”平台,基本实现调研全过程闭环化管理。健全重大活动服务保障机制,有力保障2022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数据安全发展大会、中国软件业创新发展大会、《财富》中国500强峰会、全国温州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经验推广试点工作交流会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三是政务公开惠民利企。建立“一图一播一厅一报”政务公开服务矩阵,创新推出“视政厅”网络直播,依托公交路线推出重点政策专题解读,在全市1000多个公共场所电子阅报屏投放《公报快讯》和公报电子版。开展“数字政府惠企利民”系列宣传解读。推出助企纾困等公开专栏,加大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力度,开展重大行政决策及规范性文件意见征集70次、开展民意征集调查10次,办理依申请公开件200件,办理时效进一步提升。

四、勤廉并重,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加强

一是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学笃信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于办公室工作全过程。强化理论武装,严格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进行时制度,引领全办干部学思践悟、以学促行。二是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建+”系列载体,持续开展“走基层 查实情 促落实”等活动,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推进、同部署。三是干部队伍活力进一步激发。制定《办公室青年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完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机制,确保“三重”导向落到实处,干部队伍梯次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强化干部走访慰问关怀和工会文体活动,及时协调解决“关键小事”,进一步提升了机关凝聚力和战斗力。四是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深化。始终将干部监督管理融入日常、严在经常,持续开展“三公”经费支出、因私出国(境)等自查和相关专项治理,加强对关键岗位、重点领域的廉政风险排查和防控,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做到廉政建设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