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温州 > 县市区信息
鹿城推动教育基础设施早日建成投用
发布日期: 2023- 09- 05 08: 39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日报 字体:[ ]

昨今(9月4日、9月5日)两天,市实验中学集新校区及附属小学,迎来它们建成投用后的第一届新生。这比原定计划提前了一年。

两所新校均处在鹿城区广化街道集新未来社区内,前者位于鹿城路和翠微大道交叉口东南角;后者位于前者南侧,隔新建的黄龙路相望。

近年来,针对西部新城推进开发、主城区西片人才集聚、居民子女就学压力增加等情况,鹿城加快实施两所新校建设。属地街道和相关部门创新工作方法,破解施工中遇到的各类难题,最终顺利助推集新提前上新。

条抓块保化解难点

助力项目压缩时限

实行条抓块保的难点协调化解机制,是鹿城推动市实验中学集新校区及附属小学提前上新的首要举措。

该机制是指由广化街道牵头抓总,抽调区教育、区住建、市实验中学、建设单位等骨干成立联合党支部、入驻项目部。每周定期驻点办公,联动攻克建设中的难点堵点。

比如,新校将在翠微大道辅道旁开辟出入口,这涉及现有绿化带和树木迁移问题。按法律法规,必须要找到面积相同的新地块,将其在规划中调整为绿化用地后,才能迁移现有绿化带。而城市用地规划调整,3年才开展一轮。

联合党支部成员发挥各自本职专业优势,积极对接市区两级资规、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最终争取到,在集新未来社区内另寻一处地块作为预留,等到下一轮规划调整开展时,将其调整为绿化用地,以实现绿化动态占补平衡;翠微大道现有绿化带先行改造,配合学校建设。

此外,按常规流程,学校每一栋独立建筑,都必须在整体建设完成后再进入验收环节。在条抓块保机制协调下,参建各方探索分层验收模式:一层造好后先组织验收,同步推进上一层施工,依次滚动实施。

在验收过程中,项目也打破先出具报告,待报告形成后根据其进行整改,完成后再通过验收的顺序。由验收单位先提出整改意见,施工单位根据意见立刻进行整改,验收单位同步将整改意见形成报告并送达施工单位。这些举措推动验收时限由原定3个月压缩至1个月,助力项目提前交付。

优化施工完善配套

打造西部新兴板块

在加快建设集新未来社区新校的同时,鹿城还优化施工时序,完善周边基础配套设施。致力为新校缓解压力,更快渡过建成投用后的磨合期。

比如,未来社区内将新建黄龙路、双星路,前者呈东西走向,和翠微大道辅道交汇;后者呈南北走向,和鹿城路交汇。它们将作为新校和周边小区共用的交通设施。

但学校推进建设时,道路工程难以同步全面开展,因为会被往来的工程车辆碾压破坏。而等学校完工再启动道路工程,又赶不上今秋开学。此外,新校周边小区仍在施工,配合学校投用这两条路,会被在建项目碾压破坏。等周边开发完成再建道路,又会给师生出行带来困难。

广化街道明确,优先满足学校开学需求。先对道路进行半幅施工,留下半幅给工程车辆通行,再卡着学校工程收尾节点,完成剩余半幅道路。同时,采取分段实施、分段验收的办法。先完成学校周边那段道路,其余通向小区的路段,根据不同板块开发时序,待需要时再启动实施。

在这些举措的推动下,市实验中学集新校区及附属小学、周边黄龙路和双星路,均实现提前一年建成投用目标。

广化街道党工委书记黄存伟介绍,这两所新校是主城区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最好的学校之一。总投资近10亿元,前者42个班级,后者36个班级,无论投资额还是办学规模,均居全市今秋开学的新建同类项目之首。两所新校将带动广化人口人才集聚、基础设施提升,吸引教育、医疗、设计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未来,这里将成为连接西部新城核心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教育高地和宜居宜业新板块。(记者 张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