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专题 > 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 > 进度跟踪
颐养温州:让老年友好的种子在全城落地生根
发布日期: 2023- 09- 08 10: 35 浏览次数: 来源: 中国社会报 字体:[ ]

记者  陈敏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浙江省温州市启动老年友好城市建设工作。市委主要领导挂帅,召开全市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推进会,推动温州老年友好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目前,42个镇(街)和184个村(社)开展试点工作,打造形成5个老年友好样板镇(街)和39个样板村(社),其中9个村(社)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称号,这如同一颗颗种子在温州落地生根,让老年人共享友好环境带来的便利生活。

聚焦全龄友好

全域创建氛围浓厚

7月,鹿城区南郊街道开通了一条微公交专线,车身喷绘敬老爱老元素,车内爱心箱中备有药品、口罩、老花镜、雨伞等老年人常用物品。专线始发南郊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途经中医院、南郊卫生院、葡萄农贸市场、通泰亭等地,满足老年人就医、购物、休闲等出行需求。

这是温州老年友好城市建设的缩影。今年,温州23个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围绕老年人五大友好场景,制定年度任务、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要指标四张清单和一张系统架构图,全市上下统一布局,形成县(市、区)、镇(街)、村(社)三级联动创建机制,蹄疾步稳高站位推进各项工作。

创建过程中,温州明确“1515”总体布局,“1”是锚定建成富裕富足、普及普惠、尊老敬老、乐活乐享的老年友好城市总目标,“5”是高水平构建友好养老服务、友好健康支持、友好社会保障、友好空间环境、友好社会参与五大友好体系,“15”是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优化机构养老布局等15项具体举措,谋划7大标志性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老年友好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范例,努力让每位老年人享受有保障有质量有活力的幸福康养生活。

各县(市、区)将开展老年友好城市建设列入市对县绩效考核,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500万元,对建成老年友好样板镇(街)和村(社)分别给予200万元和50万元的补助,各县(市、区)均进行相关配套,为老年友好城市创建工作提供坚实有力的财政支持。

聚焦“食无忧”

打造老年友好幸福链

中午就餐时间还没到,老人们便陆续来到泰顺县三魁镇张宅村老年食堂,边拉家常边等待开饭。“儿女不在身边,我们每天都过来吃饭,很方便。”一位老人说道。

张宅村为解决老年人就餐难题,逐户问询老人就餐意向,制定价格清单,60—70周岁老年人每人每月餐费300元,70周岁以上老人260元。

一菜一汤品出温暖民生,一粥一饭尝出幸福晚年。近年来,温州聚焦老年人“食无忧”就近布点,共建成老年食堂890家,日均服务老年人2.8万人次。探索老年食堂与慈善基金、专业机构、公益组织、数字赋能等模式多元运营的模式,2022年,市财政资金投入9000余万元,募集慈善资金4500多万元,老年食堂在温州遍地开花。

聚焦医养融合

构建便捷化服务场景

温州加快推进老年健康服务,将养老机构巡诊纳入补助范围,内设医务室门诊报销按高限执行,共建成医养结合机构46家、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6家,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合作252对、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照料中心)签约合作2653对,累计完成168万老年人自理能力筛查和10.5万老年人专业能力评估,实施老年健康“光明”“口福”等五大行动,为8455名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眼底筛查,为13.3万名老年人建立口腔档案和营养监测档案。

同时,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100%,建立市级安宁疗护培训基地。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多方参与、资源共享的康养服务体系。

聚焦适老空间

构建舒适化宜居场景

“太方便了,以后不用再麻烦你们背着我上下楼了。”85岁的徐阿婆因腿脚不便很少下楼,自从松台街道桂柑社区配备爬楼机后,徐阿婆“坐享”幸福生活不再遥远。

近年来,温州市围绕老年人居家、出行,不断构建老年人舒适宜居场景。制定社会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补助政策,最高每户补助3000元。开展智能适老交通体系提升工作,推出10条适老公交专线,全市10.7万名老年人享受免费公交出行优惠,累计惠及1135万人次。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71个,适老化改造小区66个,加装电梯626台。47个社区入选浙江省首批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一老一小”服务场景名单,完成134处重要公共服务场所无障碍适老化改造,有效提升老年人的出行便捷度和安全性。

聚焦社会参与

构建和谐化敬老场景

随着一声哨响,门球比赛拉开帷幕。在平阳县万全镇门球协会在金宕村举办的“迎亚运”门球邀请赛上,老年队员迈着矫健的步伐,在赛场上比实力、赛技巧、拼毅力,充分展现了老年人蓬勃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

温州市现有各类为老服务社会组织514家,每年开展为老服务活动超1万场。推广“劳养结合”模式,打造老年人家门口的共富工坊600多个。组建温州老年教育联盟,2022年新建老年学堂31所,瑞安市、龙港市被确定为省级老年教育资源整合试点。举办市级老年人体育赛事20场,开展“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活动4459场。各政府部门与社会聚力助老敬老,氛围浓厚、合力合拍。

聚焦体系完善

织密基本养老保障网

深化政策创新,强化制度保障。市委、市政府出台老年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意见;《温州市居家养老服务促进条例》于2022年7月1日正式实施;同时,制定出台涉及医养结合、人才培养、医保支付、老年助餐、老年教育等方面的10余个配套政策,制度保障不断健全。

完善基础养老设施,优化服务保障。建成252家养老机构、191家镇(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698家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幸福颐养超市”在147个镇(街)试运营,已为3.16万老年人提供超16万小时服务;为7845户高龄独居老人安装一键呼叫设备,为2000户高龄独居失能家庭安装居家安全守护监测设备;开展“银龄跨越数字鸿沟”行动,为17.6万老年人开展专项培训。

加强多元服务供给,增加要素保障。出台医保纾困一老一小保障政策,6种特殊病种纳入医保;长护险提质扩面稳步推进,保障对象扩展到全市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参保对象256万人,累计为7500个重度失能老年人家庭减负1.5亿元。开展海岛支老、山区助老活动,为2000余名偏远山区海岛老年人提供优质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