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发布会
温州市召开“政在发布”线上新闻发布会(第21期)
发布日期: 2024- 11- 01 11: 13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字体:[ ]

8af3abbe365d3653e9ef4b7b19cb2525.jpg

6f31c5bf25bdecc374aa9734c14d3df8.jpg

发布人:徐长波(温州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主任)

近期,温州市首例长三角区域不动产登记一体化“跨省通办”业务在温州市民中心不动产专区顺利完成,温州和上海两地当天就可完成异地抵押登记件的全部申请流程。这得益于我市不动产登记领域持续深化服务增值化改革,我们围绕“减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减费用、优服务”的目标,打造智“惠”服务体系,让不动产登记更易办、更好办。主要创新推出了三方面的便民服务举措:

一是随时随地的智能登记服务。我们搭建了“不动产智治”应用场景,打通了城际、省际、国际不动产登记业务链条,市民朋友无论何时何地,均可在线申请办理高频类型的不动产登记业务,领取不动产登记电子证书(证明)。比如在办理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时,市民朋友可通过“浙里办”APP或浙江政务服务网进入“不动产智治”平台,根据操作提示,完成身份认证、材料上传、税费缴纳等流程,短短十几分钟就能完成线上业务申请。同时,市民朋友还可以运用平台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进行业务咨询等。目前平台总访问量已达5745万次,其中市本级今年实现不动产登记“掌上办、网上办”4.53万次。

二是家门口的普惠登记服务。我们构建了不动产登记普惠服务网络,在市本级4个办证处的基础上,依托街镇便民服务中心、山区农房流动工作室等场地资源,将不动产登记服务延伸到街镇、山区,有效解决了部分市民朋友办事路途远、时间长的问题。像藤桥地区的群众,过去办理不动产登记来回平均要3个小时的车程,现在设立“藤桥农房登记流动工作室”,多项不动产登记业务在家门口就能办理了。目前市本级83%以上的街镇已经开设该项延伸服务,累计办理业务2.52万件。

三是集成定制的涉企登记服务。我们在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门户网站、“温州不动产登记”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设置了“登记指南针”栏目,包含“一网通办”“尽职调查”“权属查询”“进度查询”等办事服务模块,以及“助企预约”“办事指南”“咨询投诉”等助企服务内容。比如“尽职调查”模块,我们集合了法院、税务等多个部门的平台,企业可点击了解相关企业破产、欠税等信息,在不动产交易前,能有效掌握并规避潜在风险。同时我们配备了登记专员,企业可点击“助企预约”,享受一对一的电话咨询、上门办理等个性化服务,并可了解“交地即交证”、抵押融资登记等惠企举措,让企业办事更便捷、更高效。

点击播放视频

问答环节

提问一能否介绍下长三角区域不动产登记一体化“跨省通办”业务的相关情况?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长三角区域不动产登记一体化“跨省通办”业务是依托上海、江苏、浙江等长三角区域共同签订的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合作协议和不动产登记网办机制而实现的。前一阶段全市办理的首宗业务是温州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联动上海长宁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共同办理的抵押登记。以往,温州和上海两地市民办理该项业务要分头向银行及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全过程需两地往返2趟,前后花费不少于5天时间。现在依托该项创新机制,当天就可完成异地抵押登记件的全部申请流程,大大节省了企业和群众办事的时间与经济成本。

目前,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的业务范围为抵押登记。温州的市民朋友可到温州不动产登记窗口,在业务专员的指导下,登录长三角“一网通办”虚拟窗口,选择抵押物所在的长三角其他城市区域,联动在温申办的本地银行工作人员,共同以视音频互动认证方式,并与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专员实时沟通确认。经过受托人身份比对、登记事项询问确认、申请材料签署上传等环节,当日可完成业务申请。

下步,我局将继续深化行政服务增值化改革,强化区域协同创新和业务协作,不断提升不动登记业务“跨省通办”质效,努力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好的办事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