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
洞头区先行先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 ||||
|
||||
近年来,洞头以建设“共同富裕海上花园”为目标,因地制宜探索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推动海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创成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老年食堂做法入选全国基层治理创新案例,医共体改革、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9月份关于海岛公共服务一体化相关做法获李岩益副省长批示肯定。 一是加强资源跨岛统筹,促进均衡发展。如劳有所得方面,汇聚全区名师资源,推出“大篷车”上岛送技服务,开展渔家小吃、网络直播等60余项特色技能培训,帮助千名群众解决再就业问题、百余家创业实体提档升级;病有良医方面,创新实施渔民出海带药备案制度,由陆地向海洋延伸,实现出海渔民健康管理和用药指导服务全覆盖;学有优教方面,实施校网布局调整、师资区管校聘改革,进一步集聚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率、街镇公办幼儿园覆盖率均达100%。 二是打破服务时空束缚,促进优质共享。如老有康养方面,搭建“区+街镇+村居”三级老年助餐服务网,村社覆盖率95%以上,每日用餐人数2000余人次,均居全市第一;病有良医方面,搭建“5G云诊疗+区域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双向转诊数据联通到市、检查结果互认联通到省,让海岛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同时,推出集线下问诊、线上审方、医保支付、自动售药于一体的“智慧药房”“飞药商城”,实现24小时自助购药与一小时内送药到家。 三是兜牢民生保障底线,促进普惠可及。如住有宜居方面,引导全区93个村社党群服务中心、闲置用房等向社区服务综合体转型,实现中心村社全覆盖,让服务集成便民;弱有众扶方面,依托助残服务综合体等机构搭建孵化载体、谋划帮扶项目,帮助弱势群体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其中创新打造“娘家人食坊”项目,日均堂食100多人次,年营业额破百万元;老有康养方面,引进社会资本、专业团队运营养老机构,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减轻村居负担,让服务长效稳定。截至目前,该区每万名老年人拥有床位247张,居全市城区之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