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召开“政在发布”线上新闻发布会(第29期) | ||||
|
||||
发布人:郑云蒸(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 点击播放视频 去年以来,我市围绕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实施“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25条举措,将“以病人为中心”贯穿于医疗服务各环节。近期,我委进一步迭代优化,提出了“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新十条”举措。包括: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延伸连续性服务新模式,规范开展非急救转运服务,县域心电诊疗一体化、审方中心建设,提升安宁疗护服务水平,推进中医特色门诊建设、预防接种实时预约全覆盖、实施“名医温州汇”行动,拓展接续性护理服务。下面我着重介绍以下几项举措: 一是推进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目前,全市所有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已实现320项检查项目和116项检验项目的全面互联互通互认,日均互认数5281.7项,节约费用10.86万元,有效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二是延伸连续性服务新模式。通过上下级医院联合建设病房,建立上级治疗下级康复的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模式,推进基层诊后管理服务,为患者提供全疾病周期、全方位、连续性的医疗服务。目前,全市266家公立医疗机构均已接入市级转诊平台,并与省级平台实现双向转诊。24家县域医共体(城市医联体)牵头医院已与基层医疗机构建设联合病房75个。2024年牵头医院已选派263名主治医师职称以上专家长期派驻成员单位,诊疗服务28.65万人次。 三是推进中医特色门诊建设。为解决部分群众工作日就诊困难,满足群众对传统医学的就医需求,各地均提供夜门诊、周末门诊。同时,常态化开展“时令门诊”,包括冬病夏治、三伏贴、中药汤饮门诊、适宜技术门诊、药膳门诊等。冬季以来,各地中医院相继开展膏方节、膏方门诊,采用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吸引大量市民参与。 四是提升安宁疗护服务水平。去年以来,温州出台“20条新举措”等配套政策,持续助推安宁疗护服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市安宁疗护服务机构已达145家,开设床位416张,较2022年翻了一番;建成4家省级“标准化安宁疗护病区”,各县(市、区)建成一个以上县级医院安宁疗护病区,65%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提供安宁疗护服务。 “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是一项重大、持久的惠民工程。下一步我们将在落实新十条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就医小事“一件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