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鹿城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 | ||||
|
||||
亚运会火炬传递经过五马历史文化街区。 2月4日,温州市鹿城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 人勤春来早,新年气象新。回顾2023年,鹿城区在历史文化挖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发展方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展望2024年,鹿城以高瞻远瞩的目光,聚焦高质量发展,为温州强城行动打头阵。 千年白鹿城,繁华越千年。回头看,它有历史沉淀的荣光;当前,它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朝前看,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新型现代化城市初具雏形…… 挖掘历史文化 重现鹿城千年繁华 2023年9月15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温州站活动在鹿城区举行。火炬从温州古城重要景点松台广场出发,沿历史街区蝉街、五马街、公园路,经环城东路、安澜亭(古港遗址)、瓯江路进行传递,全长9.2公里。 这条线路,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起点体现温州的“历史沉淀”,中间是温州的现代繁华,终点是温州的未来畅想。 不断挖掘的历史文化,让鹿城重现千年繁华。2023年,温州朔门古港遗址挖掘有了新进展,目前总发掘面积约7500平方米,揭露了水、陆城门相关建筑遗迹,9座码头、3艘沉船和海量的瓷片堆积等重要遗存,其中龙泉瓷残件等瓷片数量达13吨以上,文物年代从北宋延续至民国。根据规划,今年将启动选址,在海坛广场启动一期博物馆建设。依托古港遗址丰富的历史内涵,“文旅经济”的蓝图也在徐徐展开。 朔门古港的挖掘,让温州“一片繁华海上头”的描述,从书本上的文字变成为直观的物理呈现。 鹿城对历史文化的开发利用,这几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去年,鹿城区承办纪念温州建城2215年、建郡1700年系列活动,完成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十大项目,打造松台别业等“九山十景”, 亮相风雅墨池“一坊六院”,全国首个戏曲生活市集“九山书 会·大宋戏仓”惊艳破圈。 通过挖掘历史,打造高颜值的历史文化街区,这让鹿城“吸粉”不少。在公园路、五马街等历史街区,古朴的建筑,丰富的业态,正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前来打卡,也不断吸引外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直接与间接促进了消费经济。 一街越千年,行走一条街,感受千年变化。“繁华”是它千年不变的标签,愈加“厚重”的鹿城,正朝着“越来越繁华”的大路迈进。 承办亚运赛事 打造时尚宜居城市 亚运会火炬传递,不只让鹿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完美呈现。承办亚运会,也让生活于斯的市民有了更好的生活环境。 虽然亚运会结束已经好几个月,但走在温州市区的市府路等道路上,依然处处可见亚运会的元素。鹿城区为迎接亚运会到来进行一些基础设施提升留下来的“财富”,也在鹿城各个地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这是自亚运会筹办以来,鹿城区锚定的总目标。 亚运会前后,鹿城区完成过境路、飞霞南路、信河街、人民路等10条道路局部大修整治提升,累计维修路面破损73.02万平方米;完成28座桥梁“桥头跳”整治,打通13条断头路;先后完成五马街、蝉街、环城东路等13条重要道路绿化景观彩化提升,建成香榭丽花园北侧、中梁海景一号北侧等32个口袋公园;完成57个外立面点位改造提升,总改造面积约5.78万平方米,完成人民路信河街路口天桥、场馆周边住宅楼天际线、物华天宝亮化提升;完成11个公园(广场)导视标识、232座(500个)公厕标识牌、165处交通标识、1.44万块线路牌等标识标牌改造提升; 建成塘河水岸一体化项目 10 个,贯通滨水绿道 6 公里,七都环岛公路获评省级绿化美化精品道路。 除了这些“硬件设施”的改造提升,鹿城区在亚运筹备期间以及赛事期间,还开展“十大不文明行为”整治、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整治、河道整治、小广告整治等主题专项整治活动。通过这些活动,鹿城的形象与面貌进一步提升。 事实上,以承办亚运会为契机来“提升一座城”,只是鹿城区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由头”,在这方面,鹿城区从来就没有松懈过。去年,鹿城开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2个、完工30个、工作成效全省第2,新增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未来社区4个,历史传统风貌样板区获评省十佳拆改示范典型项目,九山湖—茶花传统风貌样板区入选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大南街道创成全省首批低碳街道。 通过这些整治整改与提升,让鹿城成为一座更时尚更宜居的现代化都市。 立足科技创新 从这里看见未来 亚运火炬传递的终点站是滨江CBD。这里是鹿城区着力打造的中国(温州)智能谷(简称“中国智能谷”)的主阵地。在滨江CBD核心区域与温州国际未来科技岛,一座座商务楼宇鳞次栉比,一家家优质企业和区域总部在这里落户扎根、蓄势起航。 中国智能谷作为温州“一港五谷”产业建设战略平台之一,将以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化和创新应用为主,深化推动人工智能在温州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驱动和赋能作用,建设一个全国一流的人工智能产业应用高地。 据介绍,空间布局上,中国智能谷将建设形成以温州国际未来科技岛板块为孵化器、南郊板块为产业园的产业空间布局,并联动人工智能创新大会、人工智能专项基金,整体构建“一器一园一会一基金”的建设发展格局。目前两大板块内已集聚中关村信息谷、中科先进技术温州研究院、星际集团等一批智能领域的科研平台、龙头企业和服务机构,拥有规上企业71家,规上产值接近百亿元,拥有各类高能级平台8家、市级以上科创孵化载体15家。其中智能谷孵化器位于温州国际未来科技岛,占地面积约400亩,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产业园位于南郊街道,一期以南郊工业区为核心,占地面积约280亩,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二期以原炬光园和德政工业区为主,占地面积约850亩,其中工业用地约560亩。 计划到2027年,中国智能谷形成百万平方米孵化空间和百个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人工智能相关产业企业超过千家、产业规模突破千亿,达到中国智能谷建设“双百双千”目标,成为浙南闽北赣东人工智能的产业高地,成为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带动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 科技启迪未来。鹿城坚持提速提质,以创新引擎释放新动能,加快创建数字时尚省级高新区,大抓高科技创新主体,去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13家、省级企业研发机构7家,成立10亿元科创基金,落地全市首支天使投资基金。瓯越院士之家新增入家院士2人,落地院士产业化项目3个,新增到岗国家级和省级领军人才9人、大学生和技能人才3万人。 鹿城是温州主城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是温州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风往哪里刮?以中国智能谷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也许就是方向。在这里,不仅看见鹿城的未来,同时也可以想象温州的明天。(记者 黄泽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