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完成首例案件调解 | ||||
|
||||
“‘检调对接’机制高效、专业,有力维护了我们知识产权所有者的权益。”日前,瑞安首例涉外知识产权“检调对接”调解案件的原告某国际品牌方收到赔偿款后,该公司代表唐律师连声感谢。据悉,这是瑞安市在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领域首次探索实施“检调对接”机制,并以此助力维护企业权益、优化营商环境。 去年11月,瑞安市相关部门在一次突击检查中查获大量一国际品牌的成品鞋与鞋帮,涉案金额近6万元,已达到刑事案件标准。同年12月27日,涉案嫌疑人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该案件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根据规定,我国支持商事调解组织、仲裁机构参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为公民、组织提供高效便捷的涉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途径。瑞安设有全国首个县级涉外商事调解中心,该市人民检察院希望发挥更强的调解力量,向瑞安调解中心发出委托。 今年2月接到调解委托后,瑞安调解中心迅速组建专业调解团队,仅用13天时间,促成当事双方达成和解,并签署和解协议。 在该案例调解过程中,瑞安市贸促会(调解中心)和瑞安市检察院共同构建涉外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检调对接”机制,共同出台《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诉前调解工作实施办法》,降低当事双方纠纷解决成本,缓解司法压力。 同时,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检调对接”机制还为濒临破产边缘的家庭或企业争取到生活的希望,彰显调解温度。“原本索赔金额非常高,经过调解降低到2.8万元,我们以最快的时间凑齐了赔偿金,坚决履行赔偿义务。”侵权人陈华(化名)说。权利人对侵权人积极赔偿、主动寻求谅解的行为表示认可,这一态度转变为被告在后续的司法审判中减轻刑罚创造了有利条件。最终,瑞安市检察院对该案件采取了相对不起诉的处理方式,被告免除了刑事处罚。(记者 包蓉蓉 瑞安融媒记者 黄丽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