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赛道跑出温州速度 | ||||
|
||||
建设中的三澳核电项目。(受访者供图) 记者4月24日获悉,今年一季度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20.8%,充分展现了新能源赛道上的温州速度。 近年来,我市以建设全国新能源产能中心和应用示范城市为统领,积极构建“核风光水蓄氢储”全链条产业链,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全市以龙湾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为重点,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洞头核心区为重要基地,乐清市、瑞安市、永嘉县、苍南县、龙港市经济开发区等多点协同推进,已经形成了一批有温州底色、产业特色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包括打造全国储能产业先进制造基地、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生产基地、新能源科技成果转移孵化高地、新能源产业应用推广高地、综合能源服务基地等。 去年,全市签约亿元以上新能源产业项目45个、总投资达583.3亿元,完成重大能源项目投资187亿元、投资完成率超140%,深远海风电母港、三澳核电二期等重大项目先后开工,弗迪新能源动力电池、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等项目建成投产。“今年全市新能源产业规上产值预计超1900亿元,力争达到2000亿元。”市新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根据2025年温州市新能源产业重大项目建设计划清单,新能源年度计划投资290.21亿元,加快新能源项目建设,以项目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中核电、风电、光伏、抽蓄、储能等新能源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23.41亿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725万千瓦以上;招引新能源领域亿元以上项目30个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8个以上,力争百亿元项目1个以上;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5个以上,形成标志性成果3项以上。 备受关注的核电项目方面,我市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确保三澳核电一期安全有序平稳建设,力争1号机组2025年12月投产,2号机组年内完成冷试;争取三澳核电二期9月底前主体开工建设;推进三澳核电三期前期工作。 同时,我市正全力推进风电项目,确保苍南1号二期(20万千瓦)全容量并网投产。重点推进浙江(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项目,按照“2025年底具备三大核心功能、2030年形成每年300万千瓦以上深远海风电总装保障能力”目标要求,加快状元岙港区整机总装集成基地和重型海工装备制造基地建设,重点提升风机基础产能。 此外,我市统筹推进新型储能发展,力争瑞浦新能源制造基地(三期)项目上半年投产,麦田光伏逆变器及储能设备生产基地项目一期竣工、二期开工,加快温州弗迪新能源动力电池建设项目建设,联动现有动力电池、汽车电子等产业转型升级。 我市率全国之先编制出台了《温州市用户侧储能站消防技术导则》和《温州市用户侧储能站现场检查手册》,全面提升我市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管理水平。 我市还制定新能源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榜单,推行“揭榜挂帅”等机制,开展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攻关,全力突破相关核心技术,推动关键装备逐步国产化。2025年计划新增新能源领域企业研发机构3家,加快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从产品研发到科技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支持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记者 张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