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创新启动“1619”阳光少年启航计划,为全市符合条件的16-19岁低收入家庭青少年,开展职业(技工)教育到促进就业一体化帮扶,推动社会救助由“保生存”向“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转变。2023年项目启动以来,定向筹集社会慈善资金1800万元,已帮扶青少年1466名。被评为2024年度民政部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案例第1名。 一是锁定教育需求,实现关键群体全覆盖。以低收入家庭初中毕业生群体为小切口,“大数据”研判家庭画像,“大脚板”摸排需求,将应届入读中职、技校的低收入家庭青少年全部纳入“1619”专项帮扶,提供连续3年4000-6000元/年·人在校生活费用资助,减轻家庭教育必要支出。全市低收入家庭青少年初中毕业后放弃读书人数从222人(2023年)减少到52人(2024年),激励效果突出。 二是聚焦扶志扶智,实现帮扶服务全链条。出台《温州市“1619接续奋斗计划”五年行动方案(2023-2027年)》,围绕“减负”“暖心”“促能”“立业”“固家”五大方面,制定项目执行手册,有序开展职业规划、技能培训、就业衔接、家庭赋能等“造血+输血”帮扶服务。依托市“综合帮扶在线”应用,实施项目全流程管理,打造“一人一条动态帮扶链”。2024年,首批101名应届毕业生实现就业升学双落实。 三是多元主体同力,实现救助慈善全融合。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有效衔接,建立“低收入人口综合帮扶专项基金”。拓宽爱心企业、基金会等多元主体参与途径,项目经费全部由社会慈善资金解决,首批32家民营企业参与帮扶,动态发布就业岗位近600个。以“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实体化平台作为线下供需匹配、资源链接枢纽,为受助青少年所在家庭提供针对性帮扶,2024年,为“1619”家庭提供就业、产业、养老、医疗等综合服务3.4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