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温州 > 社会信息
我市进入主汛期
发布日期: 2025- 07- 16 08: 41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日报 字体:[ ]

7月15日起我市正式进入主汛期,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媒体通气会于当天举行。记者从中获悉,今年我市水文气象年景总体偏差,尤其未来3个月,可能出现区域性阶段性的明显旱涝交替现象,暴雨洪涝事件预计多发。

水文气象年景总体偏差,自年初以来就已经显现。在4月15日正式进入汛期之前,我市干旱少雨,降雨比多年同期偏少三成,最长连续无雨日超一个半月,永嘉、文成等地还发布过水利旱情蓝色预警。入汛后,短历时暴雨增多,比去年同期超出三倍多,全市面雨量较多年同期多出一成多。在浙江入梅之后,温州梅雨量又较常年偏少近两成,而且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我市西部、北部山区,东部沿海地区较少,最大的文成面雨量超300毫米,最小的洞头未破百毫米。其中6月12日出现的集中性强降水,全市当日降水量折算起来相当于下了63个西湖的蓄水量。到了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影响期间,洞头、乐清、苍南等地面雨量都超过200毫米,过程雨量200毫米以上的站点,加起来涉及全市陆域面积近三成。

这种旱涝交替、一波三折的现象,预计将在主汛期后持续。据水雨情趋势分析展望,未来受阶段性高温热浪或降水可能偏少影响,我市部分山区和沿海可能发生局地阶段性干旱,7月至9月全市降水量估计将较多年同期少一至两成。另一方面,受局部暴雨多发频发或台风影响,部分山区中小河流可能发生区域性、局地性暴雨洪水。受天文大潮影响,三大江河口地区水位将接近或略超当地蓝色警戒值,鳌江流域发生超警洪水概率较大,楠溪江、飞云江流域发生超警洪水概率中等。

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水雨情形势,我市加快推进海塘安澜、防洪排涝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其中,乐清乐柳虹平原排涝工程白龙港泵站投入试运行,永嘉乌牛堤海塘完工投用,上半年全市水利投资居全省第二。同时,我市持续优化对大中型水库的科学调度,不仅让这些防洪重器发挥拦蓄作用,还推动全市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高于多年同期,为夏季城乡供水和农田灌溉提供水源保障。

下一步,在确保安全度汛上,我市将把防范山洪灾害作为防御重点工作。持续推进声光电预警设备和入户预警终端建设,开展雨量站改造升级,提升风险感知、预警发布、应急联动的全链条管控能力。进一步完善水库水闸调度方案,对迎洪水位、下泄流量等指标进行科学调整优化,力求将全流域的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作为统一整体,以控制性骨干工程开展科学调度、蓄泄结合,最大限度减轻洪涝灾害损失。利用多元立体的技术设备,强化对珊溪水库、泽雅水库、顺溪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的监管,确保安全稳定运行。(记者 张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