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温州 > 县市区信息
龙湾对全市出口增长贡献度居首位
发布日期: 2025- 08- 17 10: 56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日报 字体:[ ]

盛夏时节,在温州港码头,一批新能源材料正从印尼直航货轮卸下。受益于政府联合海关、港口定制的直通物流方案,曾受困于“原材料外省进港后再陆运抵温”困境的浙江伟明盛青新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甩开了巨大的时间和运费包袱,于今年4月实现了首单出口,上半年已实现出口额超1.4亿元。这个创新物流方案,是龙湾促外贸突围的举措之一。

当权威报告警示,2025年全球贸易增速或降至1.6%之际,龙湾却交出逆势上扬的成绩单:1—7月实现货物贸易出口额284.7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分别高于全市4.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出口增长2.53个百分点,对全市出口增长贡献率达25.3%,居全市各县(市、区)首位。亮眼数据背后,是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强劲推力。

产业带与数字贸易的融合创新,重构了出海路径。作为全国三大卫浴五金产业集群之一,龙湾依托美橙数字科技搭建的跨境电商云站,整合30余家本土阀门企业资源,打造“永不落幕的数字化展厅”。通过3D建模、VR实景等技术,全球采购商可以实时查看产品参数与生产线实况,企业海外营销成本直降60%。同步落地的家装五金选品中心,融合产业带供应链优势,推动“产业带+IP”出海。该中心联合本土企业开发的RCEP市场定制化卫浴套装,将龙湾“中国五金洁具之都”区域品牌与产品创新绑定,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通关服务与新兴业态的协同创新,持续释放着贸易便利化的效能。伟明盛青的案例仅是政企联动创新的一个缩影,温州海事局通过“三即一不等”模式(即靠、即装、即离、不等箱),推动状元岙国际码头上半年集装箱船舶作业量同比增长10.42%。同步推出的出海“直通车”绿色通道,实现船舶进出港口“零待时”,助力新能源产品等“新三样”货物出口额在上半年破20亿元大关。

攻克技术壁垒与开拓多元化市场,是龙湾企业筑牢外贸竞争优势的核心。在浙江志达管业车间,新增的高耐蚀船舶管道生产线满负荷运转,110项专利技术支撑产品打入37国市场。面对高关税壁垒,龙湾引导企业加速转向新兴市场,以龙湾区永兴街道为例,当地鞋企将订单分流至印度、巴基斯坦生产基地,全年产能排期已饱和;当地企业康乐药业通过政府对接转型内销,与本地医院达成药品采购协议,开辟内外贸协同新路径。

锚定全年8%以上的出口增长目标,龙湾的创新引擎还将全速再发力:“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模式,将扶持龙头企业壮大;“百企出海拓市场”行动,支持更多企业参与国际展会。同时,龙湾加快培育AEO认证企业,完善贸易便利化和风险应对机制,持续优化企业出海流程。(记者 徐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