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国际湿地城市”这张金名片 | ||||
|
||||
“国际湿地城市与每一位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广大市民既是创建过程的直接参与者,更是生态红利的最大受益者。”8月22日,温州市召开创建国际湿地城市新闻发布会,深入解读这张国际级生态金名片给市民生活与城市发展带来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 “国际湿地城市”是全球城市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规格最高、分量最重、含金量最足的奖项。今年7月,温州凭借“三江碧水、千里海岸、万顷水乡”这一全国罕见的复合生态系统,获得《湿地公约》“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在这次新增的31个城市中,我国占了9个,其中浙江有温州和杭州同时上榜,成为全国唯一的一次性有2个城市入选的省份。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对生态的作用非常大。国际湿地城市的认证,给温州带来极大的生态效益。以三垟湿地为例,已打造景观绿道、水上运动、精品游线,“十园”也建成九园,湿地建成开放面积达4平方千米,成为广大市民周末节假日周边游的首选地之一。温州将持续大力开展湿地修复,完成省级以上湿地公园提标、100个小微湿地焕新,通过植被重建、水文调控等措施,增强生态韧性,使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更加完善,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推窗见绿、亲水宜游的生态福祉。 在创建国际湿地城市过程,温州同步推动湿地生态产业健康发展。如南麂列岛以大黄鱼生态养殖为龙头,产业年产值超3亿元,2024年海岛接待游客11.8万人次,创收1.5亿元。瓯江“温州时尚外滩”、楠溪江“最美桃花源”等文旅IP吸引游客超2000万人次。温州继续规划湿地生态经济走廊,发展绿色农业、滨海生态旅游、湿地龙舟赛事等业态,让水岸美景、文化体验成为市民休闲新选择,真正把“生态颜值”转化为“富民价值”。 此外,温州湿地环境为科普宣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极佳的场所,也为广大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憩空间。目前,在三垟湿地、洞头南北爿山湿地打造了两个省级观鸟胜地,“湿地观鸟”已在全省成为具有影响力的自然教育品牌。下一步,温州将成立湿地文化智库,建成三垟湿地数字展陈馆,让更多市民参与到守护湿地、保护生态的行动中来。(记者 林迎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