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创新,走好华山一条路——一论学习贯彻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 | ||||
|
||||
■温州日报评论员 有创新才有未来。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以市委全会《决定》形式对建设创新温州进行再动员再部署,释放出鲜明信号:在当前这个发展阶段,要突破自身瓶颈让城市“强”起来,要把温州特色的城市现代化新路子“走”出来,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温州这个金字招牌最大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曾寄予温州“续写创新史”的殷殷嘱托,昭示我们未来的航标。在全国全省创新发展的新征程上,温州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奋力再创新优势,是践行殷殷嘱托的实际行动,也直接关系到温州未来的发展能级和城市的定位地位。 温州的发展之路其实就是一条创新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崛起为民营经济大市,靠的就是“创新”这股重要动力,拼的就是温州人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精神品格。创新,不仅是温州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经验,也是温州得以立身、得以成名的鲜明标识;创新,不仅早已融入温州人的文化基因,也已成为温州宝贵的精神特质。 今年上半年,温州面对超预期的外部风险挑战,坚定扛起“经济大市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经济发展实现稳进提质,也始终离不开把准“创新”这个关键变量。面向未来,在城市发展百舸争流的新征程上,温州要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就必须把“创新”进一步发扬光大,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时代机遇,以提高创新能级为具体抓手,加快提升城市辐射力和竞争力。 高水平建设创新温州,关键是做深做透“两篇大文章”,以人工智能全面赋能发展。一直以来温州民营经济基础雄厚,近年来又大力发展新能源、数据安全、低空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培植新质生产力的丰厚土壤。我们要发挥优势、把握趋势,找准创新的主攻方向,抢抓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等时代风口,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先行市,以抢夺制高点的姿态抓紧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要着眼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视人才为瑰宝、向改革要活力,又用市场育动能、与企业共奋斗,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城市的崛起繁荣,一个标志性特征就是“科技创新活力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涌动”。这需要强大而厚实的创新生态,需要用系统思维重塑全域创新体系。用好高校这个“家门口的创新力量”,组建创业团队、搭建对接平台,才能培育更多懂市场的科学家和懂科技的经营者;保持对初创企业的耐心和定力,加大“种子期”投入,多给他们“雪中送炭”,才能形成“老树发新枝、新树快成长”的创新雨林;建好大孵化器集群,让各类要素在一个集约空间中高度集聚,让“上下楼”就是“上下游”,才能更大限度地提升创新效率……这些都很考验“看不见”的功夫。 高水平建设创新温州,必将是一场艰苦的竞速赛、耐力赛、接力赛。每个人都要在这个过程中,展现不一般的担当,干出不一般的作为。全市上下要始终牢记殷殷嘱托,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百尺竿头、厚积薄发,全力以赴把“创新温州”建设好,把温州发展得越来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