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最北荔枝产地“荔”争出圈 | ||||
|
||||
游客在苍南县马站镇中姑村红雪果园采摘新鲜荔枝。(蒋文广 摄) 当电影《长安的荔枝》火爆暑期档的时节,现实中的荔枝在苍南也很“火”。8月8日,2025浙南荔枝节文旅活动暨第二届苍南县荔枝产业发展座谈会在苍南马站镇下魁村开幕。以“会”提品质、以“节”亮品牌,助推我国沿海最北的荔枝产品——“苍南晚荔”出圈。 作为我国沿海纬度最北的荔枝产区,苍南依托独特的气候特征,突破传统种植北限,在马站镇、沿浦镇等地打造3081亩、丰产示范园亩产值逾5万元的“黄金产业”,有效避开国内荔枝上市高峰期,成为我国目前最晚熟的荔枝产区之一。然而,多年帮扶该产业的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发勇,却在此次座谈会上指出隐忧:自然灾害风险突出、品种适应性欠佳、产业链条延伸不足等问题,正在制约该产业的跃升。 座谈会上,与会代表围绕晚熟品种选育、极端气候防御策略、标准化技术体系构建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为“苍南晚荔”排忧解难。 活动首日,荔枝采摘体验人气火爆,游客穿行葱郁荔园,亲手摘下饱满果实;“最北荔枝宴”以荔枝入馔的创意限定宴席惊艳游客的味蕾;“贵妃不倒翁”摇曳生姿,向幸运游客赠予枝头刚采的鲜荔。而在人流熙攘的“最北荔市”上,红彤彤的马站荔枝成为绝对主角,五十克以上的特大果售价逾两百元一斤仍供不应求——它们正甜蜜补位广东、福建荔枝下市后的空窗期。 此次活动巧妙融合了采摘野趣、市集消费、文化沉浸与美食品鉴,力争将“苍南晚荔”最引以为傲的“中国最晚熟”“北缘风味”等特质,转化为可感可触的文旅体验。来自福建的游客刘先生得知该活动后,特意驱车来尝一尝最北荔枝的滋味后,连连称赞不虚此行。(记者 林思思 苍南融媒记者 林明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