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八八战略”引领温州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综合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温州努力践行“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要思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国有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竞相迸发,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温州的生动实践。

图1 2002—2022年温州地区生产总值

2002年以来,全市生产总值平均三年跃上一个千亿级台阶,从千亿规模起步,于2007年、2011年、2013年、2016年、2018年和2021年分别突破2千亿、3千亿、4千亿、5千亿、6千亿和7千亿元大关后,2022年再上8千亿元新台阶,经济总量已连续4年居全国城市前30强。按可比价计算,2003-2022年全市GDP年均增长9.1%,高于全国年均增速0.7个百分点。人均GDP由2002年的14241元提升至2022年的83107元,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达12356美元,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地区)水平。

图2 2002—2022年温州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财政总收入从2002年的126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080亿元,年均增长12.0%;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69亿元增加到658亿元,年均增长12.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66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1138亿元,年均增长15.3%。财政支出七成以上投向民生领域,科学技术、卫生健康、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节能环保、教育等支出较快增长。

 

注:2022年受疫情影响,我市实施大规模退税缓税等政策措施,财政相关数据与往年不可比。

华峰集团

作为全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温州有着商行天下、产业立市、民营经济发达的特色。民营经济的贡献度基本上达到了“99999”,如企业数量占比、工业增加值占比、从业人员占比、出口占比、税收占比均超过90%,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2002-2022年,民营经济增加值从843亿元提高到6633亿元(预计数),占GDP比重82.6%左右,高于全省平均约15.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

世界温州人家园

“温商群体”市场活力持续释放,68万温州人在世界131个国家发展,38万温州人活跃在“一带一路”沿线57个国家,175万温州人在全国各地经商创业,在268个城市建立温州商会,每9个温州人就有1位经商办企业,建立了覆盖全国、连接世界的网络。

青山控股集团

2022年,我市6家企业(青山控股、多弗、正泰、德力西、华峰、人民电器)入选中国企业500强;12家企业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1家企业入选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