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15001/2023-09025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医保/医保
文 号: 温政办〔2023〕80号 阅读版本:
发布机构: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3-10-17
索引号: 001008003015001/2023-09025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医保/医保
文 号: 温政办〔2023〕80号
阅读版本:
发布机构: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3-10-17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温州市推进医疗高地建设
新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3- 10- 26 11: 30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字体:[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

《温州市推进医疗高地建设新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10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温州市推进医疗高地建设新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浙江省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23〕25号)精神,打造辐射浙南闽北赣东的医疗高地,在实施上一轮医疗高地三年行动计划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三年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推进卫生健康现代化的总体部署要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医防融合、平急结合、中西医并重,坚持改革创新、“三医”协同、促进均衡,整体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我市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围绕建立健全医疗服务体系、促进重点学专科发展、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政策支持等重点,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提升重大疾病诊疗能力和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到2025年,全市创建1-2个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三甲医院达到15家,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控制在11%以下,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7岁,巩固提升我市医疗卫生服务综合实力在全省领先地位。

三、主要任务

(一)高水平打造浙南医学高地。

1.推进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持温州医科大学(以下简称温医大)争创“双一流”高校,打造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培育学科(登峰学科),重点建设与生物药学、眼视光学密切相关学科,构建“大临床”“大药学”的学科一体化发展体系。充分发挥李校堃院士、宋伟宏院士团队作用,引领生长因子、阿尔兹海默症治疗等领域新发展,打造老年病医疗高地。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争创眼科国家医学中心,温医大附属第一医院争创创面修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2.打造高水平医院集群。对标国内一流,推动温医大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眼视光医院打造高水平研究型医院。温医大附属口腔医院、市第七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创成三甲专科医院。乐清市、平阳县、苍南县等地人民医院对标三甲加快提升软硬件水平。到2025年,力争所有县级人民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县级中医院实现二甲全覆盖,全市三甲医院达15家,在全国地级城市中保持领先优势。    3.建设高能级医学科研平台。布局建设市属医院共享实验室(温州市医学科研转化平台),打造成辐射浙南闽北的开放型医学科研公共平台。支持瓯江实验室、中国眼谷、中国基因药谷、温州生命健康医学研究创新中心、浙江大学·苍南县中医药联合创新中心、天津大学应急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建设和发展。

4.打造校地合作典范。温医大加强对非直管附属医院、教学医院支持力度,实现市、县级医院临床、科研“双提升”,培养一批适合本地医院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推进市中医院建设浙江中医药大学同质化管理附属医院。

(二)高水平打造临床重点专科。

5.规划专科发展布局。温医大附属第一医院定位“大综合、大专科”,提升心血管、肿瘤、重症等疑难重症救治能力。温医大附属第二医院和市属医院定位“大专科、强综合”发展模式,差异化发展若干个特色专科。各县(市、区)做好区域专科能力建设布局规划。推进国家和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围绕传染科、肿瘤科、心内科、儿科、康复医学科、精神科等开展专科能力建设。到2025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达10个、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达60个。

6.强化专科联盟发展。鼓励眼视光、口腔、精神、眼科、整形、手足外科、妇幼保健等专科医院提升服务能力,通过专科联盟、远程协作等模式,强化上下级医院帮扶合作。到2025年,全市建成10个专科联盟。

7.推进医疗服务模式创新。推进温州市28个区域专病中心建设,优化MDT诊疗模式,为患者提供重大疾病诊疗一站式服务。实行由1名主诊主任、1名主管医师和若干名住院医师组成1个医疗组的主诊主任负责制,建立专科、专病、专收、专治、专研“五专”发展模式,提高疑难重症诊治能力。拓宽“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供给,推进“浙里护理”。到2025年,三级综合医院全部开设MDT门诊,居民“互联网+”健康服务达800万人次以上。

(三)高水平打造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

8.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支持温医大成立中医药学院,加强中医药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市中医院建设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建设国家中西医结合眼科旗舰医院,打造眼科领域循证医学高地。加强与省中医院合作,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滨江院区纳入建设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择优建设一批中医药重点学科,到2025年,建成6个国家中医药优势专科。

9.打造中医药产业集群。依托“一室一园两谷”——瓯江实验室、海峡两岸(温州)大健康产业园、中国眼谷、基因药谷,整合中医药教育、科研等资源,推进中医药产业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医药产业集群。中国眼谷、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争创国家中西医结合近视防控重点实验室、国家眼科中医药适宜技术研发推广基地;基因药谷对接温医大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布局中药研发,打造中医药创新基地。

10.提升永嘉医派地域品牌。加强南塘中医特色街区建设,加强“永嘉医派研究院”和“温州市名中医研究院”培育,搭建名中医学术交流平台,挖掘永嘉医派及温州历代名医学术和临床经验。整体提升利济医学堂博物馆,布局名中医馆、中医药博物馆、中医康养保健中心等,打造忠义街中医药特色街区品牌。

(四)高水平打造浙江公共卫生安全市。

11.健全传染病监测与预警机制。深化国家传染病中心温州协同创新中心和中心联盟打造,提升重大传染病流行规律与科学防控研究能力。完善传染病监测哨点布局,打通医防信息通道,建立健全灵敏高效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提高医疗机构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

12.提升公共卫生应急救治能力。加快建设浙南公共卫生紧急医疗救援基地,建成温州市应急医院,实现县(市)医学救援直升机停机坪全覆盖,形成辐射浙南的医疗紧急救助中心。迭代升级生命急救“一键达”,力争实现城区和乡村平均急救反应时间分别少于11分钟、15分钟。

13.创新医防融合机制。完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机制,健全一体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强化公立医院、县域医共体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推进疾病三级预防和连续管理。到2025年,实现医防深度融合,居民健康主要指标明显提升,建成全国医防融合示范城市。

14.大力发展精神心理卫生。支持温医大精神医学学院建设,建成国内“一流”学科,将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成省内“高峰”。建设市心理健康数字化应用系统,实施“温心细胞”工程,县、乡、村三级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建成率和服务率均达100%。到2025年,每千常住人口精神床位数达0.7张,二甲以上综合医院100%开设精神(心理)专科。

(五)高水平打造健康中国市域示范区。

15.加快建设老龄健康城市。健康老龄化全面融入城市建设,建立符合老龄健康城市机制框架,加大老年“德智体美”产品供给,建设更加友善老龄健康环境,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到2025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7岁,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比例达100%,安宁疗护服务机构乡镇(街道)覆盖率达100%;建成老年健康镇(街)100个和老年健康村(社)500个,全面建成全国老年健康示范城市。

16.打造健康中国行动试点市。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之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加强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网络建设,深入实施城乡妇女免费“两癌”筛查,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到2025年,市区常住人口普及推广15岁之前适龄女孩HPV疫苗人群接种。

(六)高水平打造健康产业集群。

17.推进生命健康产业新发展。加快构建“一核三带九板块”整体空间布局,充分整合温州丰富的医疗资源,带动生物医药研发制造、眼健康产业、高端医疗服务业发展,鼓励在温生命健康企业与医疗机构开展互利互惠合作;加快建设临床研究中心、产学研中心、重离子诊疗和工程中心及其产业化基地、临床生物样本库、肿瘤大数据平台等。到2025年,生命健康产业总营收达1700亿元。

18.构建差异化多元办医新格局。优化社会办医环境,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产业要素合理流动。支持社会办医通过资源整合、连锁经营、托管共建等方式做精做强,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等独立医疗机构。鼓励红十字会、慈善机构、基金会等组织及公民、法人、华侨等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进行捐赠,支持基本建设、设备配置、学科建设,允许医疗机构按规定以捐赠者命名受赠项目名称。

19.打造数字医疗新生态。建设温州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成国家医疗健康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加快数字家医(慢病智管)开发应用,推进“云中医”“云中药”等平台建设,打造“健康云检”模式。到2025年,建成国内医疗健康数据要素市场化和数据治理的一流高能级创新平台和创新引领基地。

(七)激活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20.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选优配强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公立医院党委切实发挥领导作用,做到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落实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责任,注重年度党建工作质量评价结果运用。推进清廉医院建设,持续纠治医疗服务领域不正之风。

21.促进医院运营管理能力提升。健全运营管理体系,二级以上医院成立运营管理委员会、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及成本核算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构建核心预算绩效指标体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医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适应的内部控制体系。

22.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公立医院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层干部考核及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深化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路径,构建医教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强中青年医师培养,实施青年骨干人才“全国导师制”、千名硕博引育工程和卫健“510+行动计划”。到2025年底,全市引育100名青年骨干、300名博士、900名硕士、6000名高校毕业生。瞄准“高精尖缺”,突出国家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技术带头人和核心专家临床团队引育,争取打造若干个ABC类等高层次人才引领的标志性医疗卫生团队。健全临床团队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医疗机构采用“揭榜挂帅、竞争上岗”等模式,选优配强临床专科主任等关键岗位,常态化梯次分类储备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

23.深化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两个允许”政策要求,完善公立医院薪酬总量核定、内部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办法。在核定薪酬总量内,公立医院可自主分配,建立“以岗定级、以级定薪、人岗匹配、易岗易薪”薪酬框架,落实“奖优罚劣、优绩优酬、多干多得、多劳多得”导向,健全完善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制度。允许公立医院突破事业单位现行工资结构,继续完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可结合本单位实际自主确定分配模式。探索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分配形式。

24.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强化医保政策对各级公立医院落实功能定位的杠杆和导向作用,对四级手术、RW≥5的病种、创新技术等可在支付系数、价格调整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引导温医大附属医院提升四级手术及疑难病例收治占比。落实国家和省中医药扶持政策,建立医保支付与中治率挂钩倾斜机制、扩大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目录、探索推广中医传承特色适宜技术。加大重点学科支持力度,对重点学科目录,经论证后给予相应政策倾斜。健全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提高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

四、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对医疗高地建设的领导责任,明确重点任务、重点责任人,层层压实责任。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问题,推进工作落地见效。

(二)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对医疗服务的“六项投入”政策,包括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公共卫生、重点专科(学科)发展、政策性亏损、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对中医、老年、精神病等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予以倾斜。

(三)健全评价机制。根据国家、省评价指标体系,组织开展医疗高地建设评价工作。建立“揭榜挂帅”与跟踪问效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每年对医院发展进行评估,动态调整相关政策,评价结果与财政补助、资源配置、医院等级评审等挂钩。

附件:1.温州市医疗高地建设重点任务清单.docx

2.温州市临床专科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措施.docx

3.温州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专项行动措施.docx

4.温州市加快医疗服务能力薄弱地区县级医院建设专项行动措施.docx

' style='font-size:10.5pt;margin-left: 30px;'> [附件下载]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0